北宋:我成了趙佶

第40章 報復“情”敵

李師師望著盛怒的龍顏,她也只好輕咬嬌滴的紅唇,不敢再談論周邦彥了。

趙吉對在一旁侍立者,未敢發聲的大宦官梁師成,說道:

“梁大官,這大晟府在周邦彥的主持下,這些年來,除了填寫出了大量的淫詞穢曲外,可還有其它貢獻?”

表面忠厚內心奸詐多謀的梁師成,立即明白了趙官家這是要報復在李師師閨床下面聽聲的周邦彥啊!

他立即回道:“官家聖明,大晟府在周邦彥的主持下,只會填寫淫詞穢曲,別無貢獻!

周邦彥也理應受罰,請官家裁決。”

趙吉滿意地點頭,道:“既然如此,傳朕旨意,立即裁撤掉大晟府。貶周邦彥為順昌府教授。”

梁師成幸災樂禍地微微,道:“老奴這就派傳事宦官,立即去宣旨。”

趙吉知道,教授這一職稱,並非他穿越前的現代社會獨有。

早在宋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正月,司門員外郎孫蟲賓在皇宮內任皇侄、皇孫教授,是為宋代設教授之始。

接著,在真宗成平元年(998年)正月,又設定了南宮教授、北宅教授,即睦親宅教授、廣親宅教授,分別為太祖、太宗子孫與秦王廷美子孫的教授。

至英宗朝治平元年(1064年)六月,又有“大學教授”與“小學教授”之分。不過,這大學教授與小學教授,是依所教宗子的年齡大小劃分,並無地位高低之別。

之後,教授一詞成為講授儒家經典的講授人的稱呼。

大宋中央一級,設有“太學”,屬於官辦的最高學府,在地方上有官辦的“州學”。在太學和州學中,設定有教授一職。

宋朝的教授,主要講授儒家經典,不是官職。

宋朝的教授和漢唐時期的博士,是一脈傳承的,都是儒家經典文化的講授者。

趙吉滿意地笑了,對於老色批周邦彥這位儒家士大夫,在這北宋只是犯了在李師師閨床下聽聲的錯誤,大宋皇家祖制要厚待士大夫,還真的沒有理由把周邦彥處以極刑。

何況,趙吉也想過,若是硬找藉口給周邦彥定罪,也能致周邦彥於死地,可是那樣,卻顯朕的格局小了。

現在,這樣找個理由,把周邦彥的官職全部擼掉,只保留他原先的俸祿,讓他離京遠去,貶他到順昌府,當一個講授儒家經典文化的教授,應該是最佳的決定。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