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我成了趙佶

第412章 運策帷幄,靜州大捷

剎那間,西城門被炸得木屑橫飛,城門轟然倒塌,巨大的衝擊力還炸死炸傷了數百名西夏兵卒。

那震天動地的爆炸聲和漫天硝煙,讓守衛靜州城的西夏兵將震驚不已。

他們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恐,從來沒見過如此厲害的火炮,甚至不知這能發出巨響、帶來毀滅的物件為何物。一時間,西夏守軍陣腳大亂,士氣瞬間低落。

种師道見狀,急忙下令:“過河,殺入靜州城內!”

宋軍的攻城工兵隊迅速行動,立即推出數架由趙官家設計改進的摺疊壕橋。

這壕橋是專門用於跨越護城河或壕溝的攻城機動便橋,其結構以兩根長圓木為梁,鋪設木板形成橋面,底部安裝木輪便於運輸,前端設輔助小輪增強穩定性。對於寬壕溝,還可透過轉軸連線兩段橋體實現延伸。

此刻,工兵們熟練地操作著壕橋,衝到靜州西城的護城河前,迅速將壕橋鋪好。

大宋官軍在己方火炮轟城的掩護下,喊殺著迅速地透過壕橋殺入靜州城內。

靜州城內的統軍嵬名阿布見宋軍攻入,急忙率殘部退至街巷內,展開殊死抵抗。

他們揮舞著刀槍,聲嘶力竭地吶喊著,試圖阻擋宋軍的進攻。

然而,种師中部先鋒張俊手持趙官家所賜的火槍,瞄向七八十步外的正指揮夏軍的敵將嵬名阿布。

“砰”的一聲槍響,火槍噴出火焰,子彈如閃電般射出,打向敵將嵬名阿布的面門,將其射殺掉了。

西夏士兵們看到主將如此輕易地就陣亡了,他們頓時駭然,嚇得四散逃跑,原本就混亂的隊伍更加潰不成軍。

种師道、种師中、折彥質率領本部兵馬,士氣高昂,如猛虎下山般追殲敵殘部。他們一路勢如破竹,所到之處,西夏士兵紛紛被斬殺……

此役,宋軍大獲全勝。靜州城之戰,宋軍共斬敵首一萬餘級,繳獲敵兵器上萬具、戰馬一千餘匹。

靜州城內的府庫錢糧甚巨,尚未清點完畢,已封存好,派兵看管起來,等待趙官家下旨聖裁。

……

趙吉看完靜州大捷的戰報後,微笑道:“種氏倆兄弟率部援折彥質部,取得靜州大捷,可喜可賀,朕果然沒看錯種氏兄弟啊!”

侍候在旁的大宦官梁師成立即滿臉堆笑,奉承道:“官家聖明,知人善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師道、師中得遇明主,這是他們的福分啊!”

趙吉微微點了下頭,沒有再理睬梁師成的奉承。

他陷入了沉思,思緒飄回到過去。

他讀史時知道,在距今四十多年前,大宋伐夏時,种師道、种師中的祖父種諤為將。宋夏靈州之戰中,大宋官軍損失慘重,未能攻克靈州,不得不退兵。

彼時,種諤因此敗而鬱鬱寡歡,病體加重,他囑其兒孫定要滅夏報仇雪恨。當時,還是中青年隨軍偏將的种師道、种師中也在場,深記祖父種諤遺言。不久後,種諤便病亡了。因此,在這次伐夏之戰中,種家軍才能如此同仇敵愾。

當然,若不是朕這位穿越者來到北宋,那麼,包括种師道和种師中在內的所有人,一輩也看到不西夏被大宋所滅。畢竟歷史上,西夏被蒙古所滅那可是八十多年以後的事情了。

想到這裡,趙吉感慨萬千。

他深知此次靜州大捷,不僅是將士們英勇奮戰的結果,更是種家世代忠勇、不忘國仇家恨的體現。

趙吉立即口述,讓梁師成代筆寫下嘉獎种師道、种師中、折可求、折彥質、張俊的聖旨,還派一名御醫急往靜州,為中了毒箭的折可求治傷。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