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別墅群之外,同時完工的,還有萬眾矚目的大唐學宮,十二所長樂大型連鎖超市,以及分佈在各坊市的整整四十九座貞觀小學。
已經有國子監那邊的老先生,開始陸續入住大唐學宮,準備開學和招生事宜。那四十九所貞觀小學也開始正式對外招生。
書本免費!
由當今陛下調撥私帑出資印刷!
束脩全免!
由朝廷專門調撥先生,出資供奉!
凡大唐子民,定居長安者的子女,只要願意,皆可持當地府衙證明免費入學,學校免費提供兩餐。
這幾乎已經快要趕上縣學生的待遇了!
大唐縣學的學生,待遇真的堪稱優厚,這麼講吧,只要你考試過關,基本上就是衣食住行全部免費,甚至就連你生病了,都能享受免費治療!
沒錢趕考?
在大唐不存在,因為朝廷提供旅途補貼!
只要你不學人家有錢人胡吃海喝上青樓,絕對夠你走到長安參加考試。
但那是縣學生!
對尋常百姓來講,僅僅是蒙學這一關就能要半條命。
讀書,書本不要錢?束脩不要錢?一個正能吃的半大小子脫產讀書難道不是錢?真要是那個料也還罷了,多少能學點本事回來,可要不是那個料,讀幾年什麼名堂都讀不出來,那才是真坑。
但如今陛下和朝廷出了這筆錢!
長安南城,幾乎是只要你願意,你家的孩子就可以去讀書。
“陛下萬歲!陛下聖明——”
這種呼聲塵囂日上。
當今大唐最火熱的媒體大唐晚報更是一連十幾篇文章,都在熱烈地歌頌著當今陛下的恩德。坊間更是有無數的說書先生,繪聲繪色地講著當今陛下為了讓天下人有書讀,是如何節衣縮食,甚至連皇后娘娘都不捨得置辦一件長裙的。
總之,紛紛擾擾。
在某些人有意無意的推動下,李世民的聲望空前高漲。
……
“崔兄,我們好像上了別人的當啊……”
鄭家的茶樓上,鄭瑜臉色有些不太好看。這些時日,他和崔泓兩人暗中奔走,為朝廷出臺的國債政策推波助瀾,很是出了一把力。
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大唐推出的百萬貫國債,全部順利售出。
也讓朝廷的很多舉動有了足夠的底氣。
就比如這次推出的四十九所小學。
“那些土包子,若是人人都能讀書……”
他眉頭緊蹙,下意識地就覺得這不是什麼好事。
崔泓見狀,淡然一笑。
“鄭兄,稍安勿躁,你我都是讀書人,讀書是那麼好的嗎?就憑外面那些泥腿子,要學識沒學識,要資源沒資源,你就算是扔給他們幾本,讓他們識得幾個字又能如何?”
說到這裡,他提起一旁煮沸的水壺,不緊不慢地給鄭瑜衝上一杯新茶。
“鄭兄,稍安勿躁,來,不妨先嚐嘗這茶葉如何,這是我託人從長安縣公府上新得的雨前龍井,據說這是茶中極品,就連我們那位陛下都沒有多少存貨……”
鄭瑜遲疑著端起茶盞,放在眼前。
只見,盞中嫩芽如綠袖起舞,緩緩舒展。在清澈的茶湯中漸染成通透的嫩黃,泛著氤氳的琥珀光澤。他忍不住又端到鼻端,輕輕地嗅了一下,忍不住微微點頭。
“果然是難得一見的好茶……”
崔泓見狀,這才頗為自得地點頭笑道。
“這是自然,據說這等絕品,需十七八處子,於清晨第一縷陽光落下之際以玉手採之,然後置於胸前,以體香浸染,然後再以秘法炒制,哪怕是長安縣公府上,每年所得也不過是三斤之數,偏偏那長安縣公富可敵國,又是個不愛財的,故而這茶葉千金難求,許多好茶者欲求一錢而不可得……”
兩個人相對而飲,夕陽的餘暉隔著氤氳的檀香,照在他們身上,如披霞衣,看著還真有幾分超然物外的神氣。只不過是兩人的談話,卻又一下子把人給拽回了滾滾紅塵。
“小學之事,不過是當今那位邀名沽譽罷了,平復天下物議罷了,不足為慮,就如如今這科舉考試,你看又有幾家寒門學子能位列其中?更何況外面那些泥腿子,真以為讀幾天書,就能逆天改命,抵得上你我數百年家族底蘊?”
鄭瑜微微點頭。
“崔兄高見……”
……
“子安這孩子真的是深不可測,有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之能……”
立政殿內。
看著手中剛剛得到的密報,李世民忍不住心中感慨。一旁的長孫皇后知道他的心事,停下手上的女紅,笑吟吟地打趣道。
“那是自然,誰讓他是二郎你親自挑中的好女婿呢……”
李世民聞言,不由哈哈大笑。
“那是自然,當初朕一眼就看出這小子不是池中之物……”
聽著自家丈夫,眉飛色舞地再次講述起和王子安初次相識時候的場景,長孫皇后也不搭話,只是嘴角含笑地在一旁默默地聽著。
玄武門之變,雖然已經過去數年,但一直都是自家丈夫橫亙在心中的一根橫刺。
為此,自家這位丈夫自登基伊始,就宵衣旰食,夙興夜寐,勵精圖治,一心撲在國事上,但依然免不了一個弒兄殺弟的惡名。
但子安出手,卻如春風化雨般,就徹底扭轉了自家丈夫的風評。剛剛自家丈夫手中拿著的,就是各地反饋上來的反應。民間甚至已經隱隱有了千古一帝,古之聖主的說法,這讓自家這位丈夫心中如何不激動?
“這孩子治國理政厲害也就罷了,沒想到這種操弄人心的手段也如此高明……”
李世民眸光閃爍,一雙好看的眉毛下意識地微微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