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軒隨手拿起掛在屏風上的淡青衣袍,套在身上,袍角輕擺間,將靈獸袋與儲物袋仔細貼身收好。
房間內,五隻靈寵已然玩鬧得筋疲力盡,或蜷或臥,各自佔據一隅,安靜地休息著。
秦軒瞥了一眼後,卻未出聲打擾,自顧自走向床榻。
盤膝坐下,左手探入儲物袋,取出《百毒密傳》與《青囊問心錄》。
秦軒輕撫書皮,低語道:“醫館靈石已備齊,解毒之術可不能馬虎,砸了招牌可就丟人了。”
而後取來一座矮桌置於床前,指尖輕點,將兩本書攤開,目光在書頁間遊走,逐字逐句比對解毒之法,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似在思索改進之道。
隨後,以《青囊問心錄》中“五毒祛五邪”為根基,細細推敲修士體內淤毒的五種形態,結合五行失衡的邪氣,潤色出一套更為精妙的描述:
金煞(肺經):銳氣如刀,肆虐肺絡,經脈似被無形利刃寸寸割裂,神識如針刺般劇痛難忍。
尤以劍修或金系功法反噬時最為常見,修煉者往往面色蒼白,氣息斷續如絲。
木鬱(肝經):生機鬱結於肝,靈力如藤蔓纏身,滯澀難行,神魂萎靡如秋葉飄零。
多見於修士受木毒侵蝕,目生綠影,性情亦漸趨暴躁。
水濁(腎經):陰寒如冰霜凝於腎脈,侵入骨髓深處,滋生心魔暗影。
水系修士突破失敗後尤甚,患者常覺四肢冰冷,耳畔似有低語迴盪,揮之不去。
火毒(心經):陽火失控如烈焰焚心,心脈灼痛難當,神智時而清明時而癲狂。
火系功法走火入魔者多見此症,眼中赤芒閃爍,氣息熾熱如熔岩。
土瘀(脾經):穢氣沉積脾胃,血肉漸生腐意,法力運轉遲滯如泥沼深陷。
常見於長期服食劣質丹藥的修士,膚色暗黃,隱隱散發腥臭之氣。
而秦軒開設醫館的把握便是以《五炁五毒真經》的五毒靈寵為基礎,透過《五炁五毒真經》的煉化,將修士體內淤毒轉化為針對性的“藥毒”。
秦軒長吐一口氣,眼底燃起一絲灼熱,低語道:“五毒靈寵,既是醫館立身之本,也是我修煉之基,半點馬虎不得。”
秦軒轉頭看向那五隻靈寵,目光柔和中透著期待,隨即沉心靜氣,在腦海之中細化出五毒祛五邪的精妙之法:
金蠍肅金煞:金蠍搖動尾刺,毒液如金光閃爍,蘊含“庚金肅殺之氣”,滴入修士肺經後,銳氣如刀的毒性反向吞噬金煞肆虐之勢。
手持銀針依《青囊問心錄》調和針法刺入穴位,殘毒如雲霧般散開,化作滋養肺經的靈炁,修士氣息漸穩,蒼白麵容隱隱恢復血色。
青蛇解木鬱:青蛇吐信,碧綠毒液如春水淌出,含乙木生生不息之力,灌入肝經,強行衝開鬱結淤塞。
毒素與木鬱同源相融,以銀針刺入肝脈引毒而出,修士目中綠影漸散,暴躁神情轉為平靜,仿若重獲新生。
玄蟾化水濁:玄蟾鼓腮,寒毒如霜霧噴薄,凍結水濁中的陰穢,化作“冰毒結晶”自毛孔滲出,晶瑩剔透卻暗藏殺機。
以火蜈毒焰護住心脈,修士四肢冰意漸消,低語之聲不再縈繞,神魂清明如水。
火蜈焚火毒:火蜈蜷身一彈,離焰之毒如赤焰噴湧,比火毒更暴烈三分,煅燒心脈雜質,焚盡一切隱患。
以玄蟾黏液輕敷降溫,修士眼中赤芒熄滅,氣息平復,癲狂之態如潮水退去。
地蜘吞土瘀:地蜘蠕動,毒絲如細針滲透脾經,包裹土瘀穢氣,結成“毒繭”懸於體內。
引導修士運轉法力,毒繭震碎,穢氣隨汗液排出,腥臭散盡,膚色漸復紅潤。
“成了!”秦軒猛地抬頭,眼底光芒大盛,嘴角忍不住上揚,露出一抹得意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