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樂水鄉,喬二娃飯館的大名,那可謂人盡皆知。
上面有領導下來視察,中午的飯就給安排在這裡,整上特色菜,吃得巴巴適適的,安逸得很。
喬二娃飯館最是熱鬧的時候,就是逢場的時候,有不少人中午會在這吃上一頓,打個牙祭(吃頓好的)。
或者買上些滷肉回家。
平時的時候,喬二娃飯館除了做鄉里面的生意之外,就是打牌客來吃吃飯喝喝酒。
現在鄉里頭,打麻將的人還是少。
主要麻將比較貴,限制了其廣泛的傳播,特別在農村地區。
就像是網球和羽毛球,網球球拍得要幾百元,而羽毛球球拍只需要十幾二十就能買。
那麼,誰更加有群眾基礎呢?
現在蜀川鄉里頭打牌,主要打長牌,就是一種紙牌,傳說乃諸葛亮發明的,也不知道真假。
在蜀川很流行,基本上成年男子都會打。
過上些年,年輕人不打長牌,就剩下一群老頭在打了。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娛樂方式。
喬二娃是懂得如何搞飯館的,這不在靠窗的位置,用竹板給隔出來了幾個隔間。
不隔音,但能隔絕人的視線,打造出來一個相對較為私密的空間。
吃飯談事,倒也方便。
陳元慶坐在靠窗的位置上,目光看向河裡,河水靜靜的流淌,清澈見底,不見游魚。
加固河岸的石堤長滿青苔。
有青苔的地方,說明環境好。
在石頭縫裡面,還長著草,長得可茂盛了。
也不知道,營養到底從何處來?
難道能夠吸納天地間的靈氣麼?
陳元慶很好奇,長在石頭上的草和樹,到底怎麼做到,長得那麼好的。
“要我說,這頓飯就不用請。都是一家人,搞得這麼客氣做啥子!”楊啟明看著上桌的滷牛肉、滷豬頭肉和滷豬耳朵,陳元慶還點了水煮魚、燉豬腳這些。
三個人,怎麼的吃得完哦!
現在飯館裡面,份量是相當足的。
不像是以後,份量少得像是拿來喂貓的。
即使如此,居然還能吃不完!
是嘴叼了,還是胃變小了?
陳元慶:“關係再是親近,也不能說把求人辦事當做理所應當。該是有的禮節,還是得要盡到。”
關係近,那是楊啟明和人家。
今天,他們宴請的,是鄉信用社的一位職員。
此人也是楊啟明姐姐的老公。
楊啟明意外的看著陳元慶,性格比較“莽”的他,居然還能夠說出這樣富有哲理的話來,還真的令人刮目相看。
老話裡,有著一種說法,叫做“開竅”。
看來,自己這個小舅子,是真的開竅了。
人都變得不一樣了。
好事情啊!
“我出去看看,人來了沒有!”
陳元慶:“順便催下,菜也差不多該上了。”
現在已經六月初,溫度高了,菜上得早點,也不會涼了。
在沒有智慧手機的年月,等人的時間顯得格外漫長。
過了陣,楊啟明引著一個人進來,陳元慶站起身來。
“慶哥子,今天什麼情況啊,擺上這麼一桌?”劉興成進到包間,就笑著道。眼神,直接看向陳元慶。
楊啟明想要找他辦點什麼事,肯定不會擺上這麼一桌,這龜兒子也捨不得。
摳摳搜搜的,一點都不爽利。
一看就知道,自己這舅姆子就不是能發得了財的人。
想要發財,首先得要學會一件事,該花錢就得要花,摳摳搜搜算個什麼事!
有上一段時間沒見了,感覺陳元慶變化還挺大,以前陳元慶絕對不會給人一種精明的感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