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那年1985

第25章 大展拳腳

1985年10月22日,農曆九月九,重陽節!

九為數之極,宜於長久。

今天是各家來入股成立春井坊酒業交錢的日子,陳元慶親自的上陣,來收錢。

不用擔心有假鈔,所以只需要點數就成。

現在不像是九十年代末和二十一世紀初,那時假鈔氾濫無比。

到了何種程度?

全國的男女老少,都接觸過假鈔。

紙幣有假的,硬幣也一樣有假的。

紙幣假的不是錢,硬幣在後來,假的也當真的了。

充分的表明了一點,信用貨幣只要大家認,那就是錢!

登記、按手印、開股證。

股證就硬紙殼做的,上面寫上姓名,持股數。

一元錢一股。

簡單方便。

陳元慶儘量的搞得正規上一點。

最終籌集資金36萬元,股東數48戶。

如此總股數就136萬股。

接下來,各家派男人做代表,一起護送著把錢給存到了鄉信用社。

接下來就是註冊公司。

此時,蜀川是極其支援鄉鎮企業的設立,所以在政策上面,是沒有任何的問題。

具體的流程之類的,不用多說。

公司還沒有註冊下來,陳元慶已經開始啟動新釀酒車間的建設。

直接上馬建三個車間。

每一個車間的窖池數量,都是二十個。

按照陳元慶的計劃,將會建兩個清香型白酒車間,一個濃香型白酒車間。

建濃香型白酒生產車間屬於陳元慶不甘於一直都在白酒的低端散酒市場上面打轉,他要打入高階白酒市場。

而濃香型白酒能夠更加賣上價。

當然,在這之前,陳元慶想要搞瓶裝白酒。

相比起散酒,瓶裝酒的利潤更加高。

車間徵地的事情,倒是很容易,給了一筆錢,人家就答應把地給讓出來。

一畝地給了三千塊錢。(等公司註冊下來之後,再是走公司帳。)

三千塊錢在現在來講,絕對的不少了。

要是自己種地的話,十年下來也就差不多這收益。

另外,沒地之後,就直接進公司上班。

此時人們還沒有下崗的概念,就覺得進了廠,端著的就鐵飯碗。

反正整個徵地挺是順利。

廠房開始動工建,全生產隊的人,沒其他的事,都來工地上幹活。

去採石的採石,挖土方的挖土方。

或許下上一把子力氣,挑土。

工錢還是一塊錢一天,管中午一頓飯。

由陳德雲來組織施工。

畢竟是隊長,在組織施工這塊,有著豐富的經驗。

不得不說,此時的農村,別看一群農民沒有什麼文化,能人真的不缺。

建廠房的事情,陳元慶用不著他操心,只需要時不時的看上一下就行。

陳元慶去忙活瓶裝酒的事情。

生產瓶裝酒什麼的,倒是簡單,找生產玻璃瓶的廠家定製玻璃瓶。

找印刷廠給定製標籤。

一個瓶身標籤,一個瓶頸標籤。

另外,就是瓶蓋了。

至於說如何進行灌裝?

現在買機器是不可能買機器的,就人工來唄。

灌裝好,蓋上瓶蓋,貼上標籤,一瓶白酒就新鮮出爐了。

還差一樣!

總是不能一瓶一瓶的吧,這裝卸不方便,運輸也不方便。

所以,還得要找紙箱廠訂購紙箱。

理論上面來講,的確挺簡單的。

陳元慶帶著人,去找到市裡的一家玻璃瓶生產企業。

玻璃瓶生產企業是一家國企,規模算不得多大,員工有幾十人。

面對陳元慶找上門來,表現得還是相當的熱情。

此時,各家企業已經開始逐漸的市場化,或者說叫做半市場化。

有的企業在市場化過程當中表現出來了嚴重的不適應狀態。

這主要和管理層有著很大的關係。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