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那年1985

第17章 真巧

飯後,陳元慶將買的橋頭餅給發了,每人一封。

除了工人的之外,陳元慶還給兩位堂叔家送去嘗一嘗。

陳元慶爺爺有三兒一女,大伯陳德禮、二伯陳德宏、小姑陳德秀以及陳元慶父親陳德平。

小姑陳德秀外嫁到其他鄉,有差不多十多公里遠,不經常的回來。

“元慶,你大爹今年進60,他呢嫌麻煩,不想辦。我說,還是該辦一下子,你去好好勸下他。”

陳德宏拉著陳元慶的手叮囑。

現在陳元慶在陳家灣那可是不一樣了,多少人靠著他吃飯呢!

地位這東西怎麼來的?

能賺錢,就是有地位。

能帶著大家一起賺錢,那地位就直接上天了。

現在也就不流行立長生牌了,不然多少也得要立上一個。

陳元慶:“辦不辦,還是看大爹自己吧!”

有些地方很是熱衷於辦席,除了紅白喜事這類之外,還找各種的理由來辦席。

熱衷肯定是有原因的。

收入大於開銷,那麼以此來斂財就變得很正常了。

在陳元慶他們當地,某家要辦席是會考慮再三之後才是辦。

很簡單的原因,在他們這辦席並不能賺到錢,搞不好還會虧。

說白了,辦席就是請客吃飯,把親朋好友請來,一起熱鬧一番。

藉機斂財真的是過分,這種人不值得深交。

“是看他嘛!他呢,就是捨不得花錢。”

陳元慶:“我去和軍哥說下,看他咋個說。”

辦席的操持,肯定得要陳軍來。

陳軍是大伯家的老二,上面還有個姐姐嫁到了城裡。

陳元慶將餅送了之後,就是回到家裡面,把陳軍單獨的叫到一邊。

陳軍自然是在陳元慶這幹活,做釀酒工人。

陳元慶將釀酒技術都是交給陳軍。

為此,陳元慶給陳軍開的工資,要稍稍高上些,其他人開一塊錢一天,陳軍就開一塊五。

有道是親疏有別。

堂兄也是兄,在農村裡面屬於值得信任的存在。

農村裡面,自家人不幫自家人,那是會戳脊梁骨的。

無論在那,身邊沒有人幫襯,除非你自己就特別強大,不然就會受欺負。

一件件的事,讓大家很清楚,兄弟之間必須得要團結。

陳元慶:“大爹進六十,到底是辦還是不辦?”

“辦肯定是要辦的。”陳軍說得很肯定,要是以前的話,他可能還會猶豫。

可現在,情況已經大不一樣了。

從陳元慶這拿工資,家裡面的生活,一下子就變得好了起來。

陳元慶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達起來,對於陳家灣的人來講,是一件無比好的事情。

看看現在,陳元慶可是僱傭著十幾個人幹活。

並且,還讓幾家人,去周邊鄉上賣酒。

開店的話,倒是先不急,把市場先給開啟。

或者說,得要讓大家先賺到錢之後,把信心給提起來。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此時陳元慶的白酒產能,終究的還沒有完全爆起來。

陳元慶:“要是缺錢,給我說。大爹這次進六十,得要辦得熱鬧點。告訴人,我們陳家現在也是抖索起來了。”

陳軍聞言:“那請整個生產隊的人,都來吃飯?”

生產隊裡面,自然不僅僅只是陳家人,還有其他姓氏的。

同姓人家,一般都集中在一起居住。

像是陳家灣個U型地形灣裡面三十多戶人,其中上半灣二十四戶都是陳姓。

“怎麼請就你的事了。反正,酒的話,是管夠。”

下午,陳元慶帶著幾個婦女繼續製作酒麴。

是製作小曲。

小曲一般在秋冬季節制作。

現在用的小曲,就是陳元慶在初春時節制作的。

在發酵能力上面,比不得後世的曲藥,但也可以。

小曲製作的原料主要是大米、高粱和小麥,按照比例調和。

還要加入辣蓼草、辣蓼草花和金櫻子。

辣蓼草在田間地頭都能夠找見,而且還是一片一片的生。

陳元慶自然是大量的收購,讓隊上的小孩去到學校裡面宣傳,以金錢利誘,自然就能夠收到一大片。

一個下午的時間,就這麼的過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