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時間,陳元慶待在家裡面,也沒有什麼事情。
生產上面,有陳軍他們這幾個陳元慶教會的“徒弟”看著,根本就不需要陳元慶太操心。
他更多做的是隔上一段時間,組織幾人來一起品酒。
對不同批次的酒,從下料到蒸酒,再到儲存,進行一個對比。
挑選喝起來最好的酒,調整釀酒工藝。
掌握基本的工藝生產流程,說明有了產品的生產能力。
而想要提升產品的品質,就需要不斷的在生產過程當中去總結,如何做才是能夠生產得更好。
這是一件費心耗力的事情。
需要時間的積累,耐心的磨礪。
現在很少有廠子,能夠靜下心來去做這個事情。
都是光顧著產能,那管產品質量。
陳元慶很清楚“以量取勝”的時代終究會過去,以後比拼的是更好的產品質量。
至於說建廠房,大家已經是相當熟練,根本就用不著陳元慶操心。
建新房的話,現在還處於修建水泥路的階段,需要上一些時間。
反正,陳元慶也沒有打算說,在今年就能夠住進修房裡面。
周楚欣趁著週末,興致勃勃的來到陳家灣。
“這裡就是我選的建房地,你覺得怎樣?”
周楚欣看著房屋的地勢,丘陵地區建房,一般都是會屋後靠坡,面朝空地。
所以就在灣裡形成了對門而居,中間是田地相隔。
而且屋前屋後,還會栽種上竹子。
竹子不僅僅可以提供燃燒的柴禾以及竹料,還能夠進行遮陰。
夏天的時候,川南這邊的溫度也不低。
現在陳元慶選擇的地,是在一處緩坡的坡頂,除了土邊種植的有桑樹之外,就沒有其他樹木,給人一種空曠的感覺。
當然了,在這裡建房的話,以後肯定空氣會很好。
相比起灣裡,空氣的流通性成倍的增加。
不知道晚上的時候,風大不大。
周楚欣:“倒是開闊,我覺得挺好的。”
為了讓周楚欣更加生動的瞭解陳元慶打算建成的房子,他還用泥巴給捏了一個模型出來。
當然了,這主要的也是為了讓陳德雲他們能夠看懂陳元慶到底是想要一個什麼樣的效果。
陳元慶畢竟不是建築設計出身,他能夠畫出房子的外觀,可畫不出來房子的設計圖和施工圖。
現在農村建房,也沒有各種圖紙,全部都是靠木匠、石匠的技藝經驗。
周楚欣看著陳元慶捏的四合院模型,正房和兩個廂房,都是兩層樓。
南房是一層房子,中間開了個大門。
廂房邊上,還給設計了陽臺。
房間特別的多。
反正客人多的話,絕對能夠住得下。
但是,能夠想見,花的錢肯定也是不少。
“這要花不少錢的吧?”
陳元慶輕輕的摟住周楚欣:“為了你,花在再多,都是值得的。”
真的為了周楚欣麼?
有沒有周楚欣,陳元慶大概的都會這般來建。
等到上坡的水泥路修建好之後,陳元慶的房子,也正式開建。
想要一下子給建成,需要花費的錢不少。
得要四五萬才能夠搞得成。
陳元慶自然是沒有這麼多錢。
所以,陳元慶就打算先把正房給修起來,兩個廂房和南房,就等到有錢的時候再是建。
時間到了十二月中旬,春井坊酒業瓶裝酒的產量開始逐日的增加。
陳元慶現在每日存酒作為瓶裝酒的量,也是在不斷的增加當中。
瓶裝酒的銷售量,在縣裡面倒是一直不溫不火的,每天賣出的酒,都比較的固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