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那年1985

第60章 邀請大能

此時聚集人才最多的地方在什麼地方?

學校!

陳元慶這段時間,就一直往渝州最好的大學渝州大學跑。

他來學校,並沒有想要從學校招人。

現在的大學生,是天之驕子。

一家民營企業想要招到大學生,就像是癩蛤蟆吃到了天鵝肉,矮窮矬追到了白富美。

難度太高。

大學生包分配的時代,沒點奇蹟,是不可能招到大學生的。

相比起招大學生,和學校進行研究合作,要更加靠譜上一些。

去年5月27日釋出了《教育體制改革決定》,其中就是有關於擴大高等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加強高等學校同生產、科研和社會其他各方面的聯絡,使高等學校具有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積極性和能力。

想要落實肯定需要很長的時間,但陳元慶相信,大學裡面的管理層是有敏感性的。

以前他們是沒有機會,現在自己把機會給送上門來了,那麼他們肯定會抓住。

畢竟,我們自古以來有“唯上論”。

領導都指出方向了,下面即使覺得有困難,那也是得要動上一下,以表尊重之心。

由北辰工業提供研發資金,學校提供智力資源,共同來研發摩托車發動機。

陳元慶相信,很快就是能夠將摩托車發動機給弄出來的。

畢竟,陳元慶又不是要他們從頭到尾的進行研發。

陳元慶會買國際上的摩托車發動機給研發人員進行參考。

逆向研究這種活,對於我們來講,可就太熟悉了。

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是處在“學生”的角色上面大搞仿造。

此時陳元慶坐在教室裡面,他為講臺上正在講課的王鵬副教授而來。

此時他卻並沒有聽講臺上王鵬的講課,目光頻頻落在教室裡面的一個人身上。

看美女?

還真的不是。

是一個男生。

戴著眼鏡,話不多……

陳元慶在這混跡了幾天了,就沒見過他主動的和人說過話。

上課認真聽課或者看書,下課除了必要的休息外,又是在看書。

八十年代的大學生,基本上都這樣,學習是相當的努力。

此時大多數的大學生,都吃過苦,太知道努力的意義。

唯有努力,才是能改變自己的人生。

讀書改變人生,在此時可不是宣傳口號,是事實。

有太多人透過上大學完成了鯉躍龍門。

教室裡面這麼多人,為什麼陳元慶唯獨關注他呢?

“同學,那個穿白衣服的同學,是誰啊?”

“劉青峰。”

陳元慶:“他看起來,感覺很厲害的樣子啊!”

“是厲害,我們專業的第一名。”

第一麼?

目光在其他認真學習的學生身上看了一番,卷王之王……

能成為卷王的,都是牛皮人物。

下課聲響起,王鵬並沒有離開教室,因為一群學生圍了過去。

都是找王鵬答疑解惑的。

陳元慶來學校,是進行提前考察的。

他想要和渝州大學進行合作,那麼自然就得要先了解一下渝州大學的情況。

特別是各個教授的情況。

陳元慶可是知道,現在學校裡面自然是有很多厲害的教授。

但是也充斥了不少能力不足之徒。

而這類人,往往的能說會道,還特別的會來事,在學校裡面混得極其開。

反正有好處的時候,都是少不了他們。

特別在爭研究經費的,他們往往能夠拿到更多。

至於說不善言辭的老實人……

這個世界,老實人總是吃虧的,即使能力強,也沒有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