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那年1985

第48章 技改出好酒

平日裡,除了來維護封泥工人的濃香1車間,在安靜了數十天之後,重新開始熱鬧了起來。

陳元慶讓保留了五口窖池,讓繼續進行發酵。

酒精的生產工藝是提純生化反應,產生乙醇後就停止,一般72個小時就能完成。

白酒裡面含有不只是酒精,還有其他的醇、酸、酯、醛、酮等物質。

這些物質都是透過發酵產生的。

發酵時間越長,酒糟中的微生物就越多,生物反應就越徹底,產生的物質就越豐富。

生產的酒就越醇厚、豐滿、回味悠長。

所以想要獲得更優質的酒,就延長髮酵時間。

濃香酒一般發酵六十天時間就行了,但很多酒廠為了保證酒的品質會發酵九十天。

陳元慶就選擇的發酵九十天。

現在春井坊酒業還沒有正式對外銷售濃香酒,釀好的酒,要在陶酒罈裡面存放上最少半年時間才會對外進行出售。

而且,只是存放半年時間的酒,大概只是作為低端酒進行出售。

這次陳元慶要求5口窖池進行更長時間的發酵,就為的進行一些實驗。

試試看,透過更長時間發酵的酒醅生產出來的酒,質量到底能夠好上多少。

白酒的生產,在以前不瞭解微生物這些概念,想要更好的酒,就是不斷的試出來!

看怎麼樣弄,才是最好。

春井坊酒業現在想要靠生物技術來提升酒品質量,顯然不現實的。

實驗裝置倒是能買到,可人呢?

有裝置,總是得要有人會操作吧!

招不來大學生,但找上個酒廠退休老師傅來廠裡面做指導,還是能成。

此時絕大多數酒廠,都是國營酒廠。

到了退休年齡,工人就會退休的,技術再是好的也得要退。

另外,在現在很多廠子因為崗位有限,而又是有龐大的職工子女群體未就業。

廠裡面可以不管社會上的其他人,可本廠子弟得要管,得要安排工作。

所以,很多廠子都在搞父母提前退休,讓子女頂崗。

如此搞,自然就讓大量技術好的工人提前離開了工作崗位。

一部分人就開啟了養老生活,這部分人就不說了,因為已經從社會的生產者變成了消費者。

還有一部分人,開始進入到鄉鎮企業乃至民辦企業當中,促進了鄉鎮企業和民辦企業的技術發展。

以及一部分人會出來自己搞個攤子出來。

不說成為行業巨頭吧,小有身家的人不在少數。

“陳總,這兩位是李永健李師傅和夏家友夏師傅,都是在酒廠工作三十年的老師傅。”

“李師傅、夏師傅,歡迎你們來到春井坊酒業!”陳元慶臉上帶著熱情的笑意,主動的與李永健和夏家友握手。

倆人都是從蜀川某家知名酒廠內退的釀酒師傅。

在酒廠裡面,幹了一輩子,為了給兒子騰位子,主動退了。

實際上,倆人也就才是五十出頭。

陳元慶邀請他們來,為的就是完善春井坊酒業在釀酒工藝上面的一些細節出來。

釀酒技術發展幾千年,現在的蒸餾酒也是出現了幾百年時間,從元朝的時候開始出現。

這麼多年時間一直都沒有斷過。

所以在技術上面來講,現代釀酒和古代釀酒在本質上面來講,區別真的不大。

技術原理和技術實現誰都能掌握,可想要做好,就得要看工藝。

而工藝更多的看各個環節的細節。

想要生產酒,生產環節還是很多的,每一個環節都都做好,才是會生產出來好酒。

讓陳元慶把每一個環節都完善到極致,這想一想都不可能的事情。

陳元慶根本沒有這個能力。

春井坊酒業想要進步,那麼必須得要生產優質好酒。

所以,那麼在釀造工藝上面就必須得要精益求精才行。

陳元慶沒有辦法來推進這個事情,而酒廠裡面的人,也是沒有這個能力。

那麼就要藉助外來者。

張鵬站在一旁介紹道:“這位是我們酒廠的總經理陳元慶。”

總經理就是廠長,這一點還是知道的。

“陳總你好你好!”

陳元慶:“不要在這站著了。張學文,你帶著兩位師傅去住的地方安頓下來。”

張學文既然不好讀書,在家裡面又是無所事事的,那就來給陳元慶跑腿好了。

陳元慶發現,張學文這小子,在辦事上面,還挺是靠譜。

自己交代的事情,他都辦。

“兩位師傅,你們先去休息一下。有什麼事,我們吃晚飯的時候,邊吃邊聊。要是有什麼缺的,就給張學文說,他會給你們送過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