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那年1985

第79章 酒糟的處理

春井坊酒業在陳元慶不再是多折騰的情況下,開始進入到一個相對平穩的發展時期。

酒瓶的供應在尋找了更多玻璃廠生產之後,終於算是能夠滿足需求。

陳元慶在考慮,是否要專門的收購上一家玻璃廠來專門為春井坊酒業生產酒瓶。

他可是記得,在九十年代的時候,名酒的酒瓶也是能夠賣錢的。

價格還並不便宜。

十幾到一百不等。

不少人靠著倒騰酒瓶是發了財。

至於說明明已經是用過的酒瓶,如此高價的回收來做什麼?

懂的都懂,弄回去重新灌酒,然後以全新名酒的價格進行出售。

明明是假酒,可人家瓶子是真的。

白酒的真真假假,很難分得清楚。

即使買到了冒充的品牌酒,絕大多數的人實際上喝不出來的。

有些嚴謹點的造假者,在假冒的時候,就是按照品牌酒的味來進行勾兌的。

喝著,感覺是一個味。

並且,假冒的白酒,人家給灌裝的也是真正的白酒。

也是固態發酵,按照白酒標準生產流程來的。

一般來講,不太會搞工業酒精來製造假酒,太容易出事。

直接去原酒廠進原酒。

很多品牌酒,因為自身產能不足,就到蜀川這邊的原酒廠買酒回去勾兌。

後來,大品牌酒的自建產能起來了,就不再是在外購買原酒。

然後,不少蜀川的原酒廠經營自然就變得困難。

肯定困難啦,沒客戶了。

陳元慶仔細想了一下,現在的話,倒是還用不著考慮“假酒”的問題。

此時的白酒,只要生產出來,就能夠賣得出去。

日子都還能過得下去,不會去考慮走邪路的。

到了九十年代,白酒市場正式的進入到品牌酒時代,人們喝酒開始認品牌,小酒廠的日子開始變得難過,外加上賺錢效應的刺激……

只要是能賺錢,“邪路”對於很多人來講,也是可以去走的。

“得是記下,收購一家玻璃廠。”

除了防止酒瓶隨隨便便的流出外,最為重要的一點,還是可以研發出來春井坊酒業專用的酒瓶。

這一點很是重要。

就像是看到乳白色玻璃瓶,就想到飛天茅臺。

春井坊酒業得要和其他酒廠的酒瓶給分開來,形成自己的包裝特色,不能隨大流的都用透明玻璃瓶。

輕輕的搖了搖頭,現在還沒到這個時候啊,想法倒是挺多的,可沒錢……

從辦公室出來,陳元慶見到一輛拉酒糟的拖拉機,陳元慶給攔了下來,然後是坐了上去。

就坐在駕駛員邊上的擋泥板上面。

是用鐵板焊的,能夠承受一定重量。

反正,現在的人坐拖拉機,都這般的坐。

陳元慶搭著拖拉機,到了一處地方。

這裡是專門處理春井坊酒業酒糟的地方。

此處,現在倒是熱鬧得緊,附近的鄉民到這裡來拉酒糟去餵豬。

或者拉上些酒糟回去做肥料。

酒糟想要做肥料,倒也是簡單,先直接平鋪在地裡,然後翻地。

酒糟在土壤裡經一個月的陳化和發酵,就可栽種農作物。

或者酒糟均勻拌入體積比0.5-1%的尿素(或1-2%碳酸氫銨),堆在水泥地上覆蓋塑膠薄膜密閉發酵一個月以上,即可成為肥力很高的有機“腐植酸”肥料。

還有其他的方式,但陳元慶直接選擇了加碳銨處理。

至於說為什麼沒有選擇加尿素,這和現在國內尿素生產有很大的關係。

說白了,就是在市場上面不好買。

而碳銨卻是很好買。

此時全國1500多家小氮肥企業都是生產碳銨,雖然產裝置小,能耗和成本較高;產品養分含量較低,不如含氮量高的尿素更受農業部門青睞。

但是,因為生產廠家多,碳銨是可以隨便買得到。

陳元慶目光看向一個棚子裡面堆著的碳銨,用黑色塑膠袋裝著。

隨著拖拉機將酒糟傾倒而下,一眾人拿起洋鏟開始忙活起來,將碳銨按照比例給混合在酒糟裡面。

然後混合好的酒糟裝上斗車,給推入用磚砌的發酵坑裡面,滿了就是在上面蓋上塑膠薄膜,等待發酵一個月。

凡是賣糧給春井坊酒業的農戶,都是可以低價買這個肥料。

陳元慶根本就沒有想過靠這來賺大錢,賺的錢只要能夠維持這酒糟處理廠的運轉就行。

反正對於陳元慶來講,酒糟就是廢棄物。

他已經賺得夠多了,沒有必要再是去賺這三兩子。

再者說了,向春井坊酒業這些合作農戶提供低價肥料,有利於保持春井坊酒業糧食供應的穩定。

對於春井坊酒業來講,糧食供應的穩定才是最為主要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