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訓練,不是口頭上那麼一說。
陸北還是依照這支軍隊建設的原來基礎來進行教學,不能讓戰士們只知道服從,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麼,要了解為什麼要學習,為誰而學習。
只有讓戰士們明白為什麼,他們才會迸發出無盡的潛力,思想覺悟也是戰鬥力組成的關鍵部分。
“三三制,三個人組成戰鬥小組,三個小組組成戰鬥班,大家都知道自己的班長吧?”陸北問。
“知道。”
陸北接著說:“三個戰鬥小組為一個班,三人組成的戰鬥小組,以三角隊形進行攻擊和協防。就像一個人打架,他有兩個拳頭,打仗也是這樣。
如果打仗胡亂打,那就成掄王八拳了,要是左一拳右一拳,乘機還能踹敵人一腳,敵人打你的時候,你一隻拳頭擋住,另一隻拳頭給他一下,那你就是一個武林高手。
同志們說,你們要做只會掄王八拳的莽漢,還是一名武林高手?”
眾人一陣回答:“那必須武林高手。”
“武林高手。”
“要做武林高手。”
看著下面情緒昂然的戰士們,陸北心中得到滿足,還得是老前輩的法子好,別的甭說,單論一個依照實際情況與專業知識相結合的科學訓練,就能夠充足調動起戰士們的學習興趣。
在樺木板上畫出三角戰術隊形,陸北說:“所謂三三制在實際戰場上的應用方式,就是兩名戰鬥員在前,戰鬥小組組長在後,一人進攻,兩人掩護或者火力支援。
左右兩個戰鬥小組就是兩個拳頭,戰鬥班班長在小組長後,又組成一個三角戰術隊形,而班長後面又有兩名戰鬥員,依舊組成一個戰鬥小組,這樣就組成一個戰鬥班。
左右兩個戰鬥小組是拳頭,班長就是腦子,指揮雙手如何進攻防禦,而班長身後的兩名戰鬥員就是腰,高手對決講究一個下盤要穩。那麼將戰鬥小組看作一個單位,一個戰鬥班就是一個大號戰鬥小組,以此往上覆推,組成一個二十七人的戰鬥群。”
底下的戰士們看著黑板,一知半解的點點頭。
陸北並不心急,不斷向戰士們解釋,從三三制的組成,到戰鬥員之間的距離標準,再到戰鬥小組間的相互協同。要注重協同作戰,一人倒下另一人補充,以靈活多變的姿態進行進攻和防禦。
在負傷休息的這段日子,陸北構思了下關於炮兵隊的班排戰術,在他設想下,炮兵隊擁有絕對充裕的曲射火力。以擲彈筒為戰鬥班支援火力,迫擊炮為戰鬥群支援火力,在協同作戰技戰術訓練使用得當情況下,戰鬥力絕對會邁上一個新臺階。
等炮兵隊在戰鬥中實踐後取得成果,陸北打算向軍部打報告,不僅僅在第三團開展三三制戰術,還要在第六軍,乃至整個抗聯中進行宣傳培訓。
說的口乾舌燥,戰士們好歹大致瞭解什麼是三三制。
擰開水壺,陸北往嘴裡灌了幾口水,開始進行實際訓練,在乾涸的河灘上進行模擬推進,在訓練中尋找不足,進行磨合協同。
然後就開始雞飛狗跳起來。
“牛喜,你是班長,注意不要衝在前面。”
“虎子,注意左右隊形,三角隊形都被你帶成雞蛋隊形了。”
嗓子都快冒煙的陸北拿著迫擊炮標杆走上去,挨個糾正他們的錯誤,讓他們多觀察與自己戰鬥小組成員間的距離,不能在炮彈爆炸半徑之內。
“熊雲。”
“在!”
“迫擊炮火力支援,前方五百米敵機槍陣地,注意交叉火力。”
“是!”
身為迫擊炮火力支援小組組長的熊雲開始操炮,在五百米的地方是正在晾曬繃帶的婦女團同志,正在指著訓練的炮兵隊哈哈大笑。
陸北繼續指揮:“擲彈筒手聽從班長命令,注意階梯式炮火壓制,與迫擊炮形成延伸覆蓋,前一百米散兵坑。宋三,你TMD是班長,用擲彈筒拔除敵火力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