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要繼續鬥爭下去~~~”
“是,我們會繼續抗日到底。”
“軍長,我們答應您。”
聽見眾人的回答,夏軍長開心的笑起來,目光漸漸迷離:“我剛剛做了一個夢,夢見日本人被趕跑了,咱們騎著高頭大馬從湯原去了哈爾濱,走在人山人海的大街上,到處都是彩旗。
人民高呼抗聯萬歲,向我們拋灑鮮花和掌聲······”
說著說著,夏軍長的聲音越來越小。
忽然,他睜大雙眼,聲嘶力竭喝道:“參謀長,把隊伍帶好、帶好······”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夜。
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軍長夏雲傑重傷不治,永遠地離開第六軍這支他親手創立起來的隊伍,從九一八事變鬥爭至今,他被日軍稱為‘北部國防線上的心腹大患’。
抗聯高階指揮員,第六軍軍長夏雲傑重傷不治殉國。
······
當夜,眾人冒著風雪將夏軍長安葬在附近山林,大家都變得沉默起來,臉上不喜不悲,因為大家都知道,明天或許後天,大家都會同往那個地方。
大雪不一會兒將墳墓蓋住,不敢立碑,哪怕是一塊木板,如果日寇找到夏軍長的墓地,他們會將其挖掘出來。事實上日軍通常在戰鬥勝利後將抗聯戰士的屍體暴屍荒野,稍有名望的幹部會砍下頭顱示眾。
雪夜中,一名騎兵策馬而來。
沒到營地就聽見對方大喊著:“日軍!日軍,日軍昨日下午進攻大松屯。”
一聲‘日軍’將眾人從沉默中喚醒。
參謀長馮志剛抬起頭看了眼被大雪覆蓋的地方,那是一塊平地,大家連壘起一座低矮墳塋的勇氣都沒有。
足矣確信,前幾日伏擊偽軍一戰,將花柵崗子據點軍營徹底搗毀,激起日軍的憤怒,他們本應該在大雪封山後發起進攻,憤怒衝昏了他們指揮官的頭腦。
很不巧,這裡也有幾百名被憤怒衝昏頭的人,兩撥昏頭的人遇上,那必定是一場你死我亡的戰鬥。
幸好參謀長馮志剛還未徹底被憤怒和悲傷,他仔細詢問來人,對方是派遣在大松屯的偵察員,在日軍出現大松屯後便第一時間回來報告。
“足足一個小隊,還有一個一百多人的偽軍治安大隊,兩百多號人馬。”
參謀長馮志剛召集眾人開會,決定集中優勢兵力攻其一點,給密營根據地的後勤人員爭取轉移時間,這裡是不能繼續待了,明早日偽軍便會進山。
正當眾人開會時,外面又有偵察員回來彙報情況,金水窪子也有日軍部署。
不斷有偵察員回來彙報,同時帶來湯原地委組織的情報,日軍關東軍司令部從第四師團大阪師團調集一個大隊,並且從哈爾濱調來一個騎兵團,足足四千多人,目前均集結在湯原縣周邊。
在第三團團部密營。
馮志剛將地圖鋪在炕上,手裡提著一盞馬燈。
“這次敵人來勢洶洶,不過夏軍長早已有安排,第一、第二、第四團均已分批活動到黃皮子溝、常青溝一帶。根據冬季‘反討伐’預定作戰計劃,第三團主力及軍部作戰人員,吸引日偽軍注意力,第一、二、四團敵後襲擾。
經過花柵子崗戰鬥,咱們已經吸引日偽軍主力注意力,他們會將進攻重點放在溫泉溝、亮子河一帶。”
陸北坐在炕邊一角沉默不語,這樣的打法是無可奈何之下所制定的計劃,如果作戰計劃有效完成,會讓日軍以為第六軍完全是圖著儲存實力,留下老弱病殘在山裡兜圈。
但事實上主力部隊絕不會儲存實力,而會在日偽軍傾巢出動之下,襲擊後方防守不足的補給點。日偽軍進山討伐也需要補給,一旦糧草運輸線被斷,必定會調集兵力撤離山裡,從而減輕留守部隊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