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窪子到處都是亂象,這裡秩序井然,老百姓安居樂業並無任何壓迫。
可就是這樣的秩序井然,讓眾人十分心痛,他們不斷向當地老百姓解釋抗日救國政策,婉拒老百姓破財免災獻出的財物,可越是這樣老百姓便認為不圖小利必有大謀。
處處正常,可正常中瀰漫著詭異亂象,讓抗聯眾人覺得他們與自己並非同類。
抗日?
把頭別在褲腰帶上打仗,他們才不會答應,日子安逸下來,城頭變幻大王旗與他們何干?
忽然,村外巡邏警戒的哨兵押送兩個老百姓回來,他們趕著馬爬犁準備連夜向日偽軍彙報訊息,將眾人消滅在金水窪子。
見此,本來打算在金水窪子休整一天一夜的馮志剛決定,補充完物資補給後連夜離開,這裡不是久留之地。
離開金水窪子,眾人都在自我安慰,這個村子是毫無例外的另類,其他村子必然是心向抗日的,第六軍在湯原鬥爭多年,已經打下堅實抗日思想基礎。
在第六軍離開後不久,遠遠地能瞧見從金水窪子有幾架馬爬犁離開,掛著馬燈在黑夜中很是顯眼,他們離開的方向是老金溝金礦,那裡有日軍守備隊和一個連的礦警駐守。
······
離開金水窪子的第二天。
還在小興安嶺山脈中追擊抗聯第六軍主力的慄山古夫接到電報,來自於松江省偽政府警備司令部,言抗聯主力早已下山,根據當地民眾提供的情報,對方南下直撲湯原縣城。
而因為討伐原因,湯原縣日軍守備隊和偽軍三十八團早已調離,城內只有百餘人的守備兵力,面對攜帶炮火且火力充足的第六軍主力防禦不足。
偽政府警備司令部調集佳木斯駐軍前往湯原救援,利用鐵路線快速支援,令慄山部隊停止討伐,截斷抗聯第六軍後路,形成兩面包夾之勢。
看完電報內容,本來就因為後勤路線時不時被騷擾攻打,導致進山討伐不順的慄山古夫氣的發抖,惡狠狠將電報撕碎,急忙率領部隊下山。
那群菜販子、小攤販組成的大阪師團士兵一連多日在山中游蕩,巴不得早點下山結束這場討伐。
“劉桑,劉桑!哈亞古,撤退下山。”太平川偽政府日軍指導官上杉野招呼著。
劉寶山跑來詢問:“上杉長官,咱們不繼續討伐抗聯第六軍了,再往前走兩天,估計就能找到他們的密營位置。”
“不了,慄山少佐已經接到電報,抗聯第六軍主力出現在金水窪子,目前向南而下,意圖奪取兵力空虛的湯原縣城,這是一群狡猾的危險分子。”
“啊,他們怎麼會南下離開山裡呢?”
上杉野笑呵呵解釋道:“大本營的計劃是把抗聯趕出大山,圍殲在平原地帶,現在他們離開大山,已經是囊中之物了。”
“是嗎?”
聽著一頭霧水的劉寶山納悶起來,他可是按照抗聯的交代,把日本人往山裡面引,已經準備好讓抗聯打伏擊了,怎麼他們又離開山裡,準備攻打縣城了?
······
與此同時。
離開大山在平原行軍的第六軍留守團,他們來到陶家灣,這裡位於湯原東部,松花江邊,臨近佳木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