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祖和曹國公對視一眼,然後躬身道:“臣愚鈍,請陛下明示。”
隆治帝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道:
“賈珺將軍勇猛善戰,一戰成名,為朝廷帶來了久違的勝利!這樣的將領,難道不值得朕重賞嗎?”
“而且,朕需要的是一個能夠為大魏帶來勝利的將領,而不是那些只會空談的文武百官!”
“封賞一個五品雲騎尉,怕是讓萬民笑話!讓萬民說朕刻薄功臣!”
戶部尚書劉景行向前一步,臉上滿是憂慮之色,拱手說道:
“陛下,臣理解您嘉獎功臣之心,可朝廷封賞需遵循既定規制。”
“若因賈珺一人便打破常規,往後再遇戰事,立功將士皆期望超規格賞賜,這讓朝廷如何應對?長此以往,怕是會擾亂整個軍功封賞體系。”
禮部侍郎陳宏文也趕忙出列,微微搖頭,語氣帶著幾分急切:
“陛下,此舉於禮法不合。男爵之位何等尊崇,賈珺不過區區百戶,驟然提拔至此高位,恐天下人質疑朝廷用人唯親,而非論功行賞,有損陛下聖明。”
這時,一位資歷頗深的老臣,光祿寺卿趙德全顫顫巍巍地站出來,聲音顫抖的說道:
“陛下,老臣在朝為官數十載,深知平衡之道。若重賞賈珺,只怕會引發軍中派系爭鬥。”
“那些追隨先帝多年,浴血奮戰的老將們,心中難免會有怨言,這對朝堂穩定和軍隊團結,都將是巨大的隱患吶。”
一時間,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反對之聲此起彼伏,金鑾殿內氣氛緊張得如同繃緊的弓弦,似乎隨時都會斷裂。
而隆治帝坐在龍椅之上,臉色愈發陰沉,緊緊握著扶手的手微微泛白。
正在這個時候,內閣首輔王耀祖堂而皇之的說道:
“賈珺此舉,微臣人為,不僅不應該封賞,反而要責罰!”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眾人紛紛將目光投向這位大魏文官領袖。
王耀祖神色冷峻,微微仰頭,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接著侃侃而談:
“陛下有所不知,賈珺斬殺的可是韃子四皇子!這四皇子在韃子那邊身份尊貴,如今被賈珺所殺,來年議和之事怕是要橫生枝節。”
他稍微停頓了一下,見隆治帝神色冰冷,便繼續加重語氣說道:
“陛下,議和乃是關乎我大魏萬千百姓生死安危、社稷安穩的大事。這些年,邊境戰事不斷,百姓苦不堪言,國庫也日益空虛。好不容易雙方有了議和的苗頭,這是何等珍貴的契機?”
“可賈珺莽撞行事,殺了韃子四皇子,這無疑是在他們的傷口上撒鹽,讓議和之路變得荊棘叢生。”
“若因此引發韃子更猛烈的報復,邊境戰火重燃,無數百姓又將流離失所,生靈塗炭,陛下又於心何忍?”
“再者,”王耀祖頓了頓,上前一步,聲音也提高了幾分。
“賈珺身為朝廷將領,行事卻不顧大局,只圖一時之快,這般行為若不加以懲戒,如何能讓其他將士明白,在朝廷的考量中,家國天下、百姓安危才是重中之重?”
“所以,依臣之見,不僅不能重賞,還得重重責罰,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