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怕有些人技術不行,偏偏個人道德還有很大的問題,”
“這種人……”
對於咱們整個廠子來說都是一種危害!
而這一番話,雖然沒有指名道姓。
但在場不少人也是心知肚明,就差沒指著鼻子罵易中海!
說對方不僅技術不到家,而且人品還有問題!
“噗哧——!”
這一下子,易中海也是終於忍不住了,
當即一口老血吐出!
不過,
一旁的楊平安,
可沒有放過這個痛打落水狗的機會!
畢竟,
他可不是什麼老好人,
能夠做到在被人挑釁的情況下,還忍住不還擊。
既然剛才,
易中海故意無理取鬧,試圖誣陷他的名聲,
要是現在不好好的回敬對方一番,就連楊平安自己都咽不下這口氣!
而且,
既然易中海剛才都說了,
雙方有私人恩怨,
也是正好證實對方公報私仇的說法!
“廠長,我有幾句話想說,”
至於楊廠長這邊,
因為先前那一番表現,對於楊平安的重視程度又是上升了好幾個百分點。
聽到這話,自然是毫不猶豫道,
“楊主任,請講,”
“廠長,剛才聽了郝師傅那一番話,我也頗有感觸,”
“對咱們廠裡的這些工人來說,技術固然重要,但人品同樣也很重要,”
“尤其是我發現,某些人仗著自己資歷比其他人老,多了點技術,就開始倚老賣老,而且還敝帚自珍,”
“就算收了徒弟也不願意盡心盡力的教導,生怕發生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事!”
說到這,
楊平安也是故意停下來,然後環視了一圈,
最終,目光落在了易中海的身上,
這一下子,
不少工人自然是反應了過來,
明白楊平安口中倚老賣老,必帚自珍的那個人就是易中海。
如果換作平日,
鑑於易中海在廠裡的名聲還算不錯,
肯定會有人提出質疑。
可誰讓今天,
不僅有易中海剛才故意刁難楊平安,
甚至給對方潑髒水在先。
而且之前,
易中海的徒弟賈東旭參加工級考核核的時候,
居然連二級鉗工都沒透過!
要知道,
賈東旭可是跟著易中海學了四五年!
說句不好聽的,
就算是一頭豬學了這麼長時間的鉗工,
也該透過二級考核了!
可偏偏,
賈東旭不僅沒有透過,甚至連零件都沒加工出來。
除了對方本身的原因之外,
也不從側面證明了,
易中海並沒有盡心盡力的教導這個徒弟嗎?
想到這,
不少人也是忍不住議論了起來。
“楊主任說的有道理呀,”
“剛才我就納悶,賈東旭好歹也是學了四五年的鉗工,怎麼連二級鉗工的標準都達不到,”
“還以為是他自己的問題,想不到跟易中海也有關,”
“可不是嘛,”
“肯定是易中海怕教會了徒弟餓死師傅……”
“放在過去那會兒,這種事情可太常見了,不少人不是到臨死的時候,都不願意把壓箱底的本事交給徒弟。”
“想不到這都建國多少年了,在咱們廠里居然還有這種人!”
簡直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要是人人都學易中海這樣,那些剛進廠的工人還怎麼進步?
要知道,
自從廠裡開始實行八級工制度之後。
這工級提升的快慢,
也是直接影響到了他們每個月能拿到的工資。
俗話說,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像易中海這種情況,豈不是等於影響了他們進步?
想到這,不少人看向易中海的眼神,
簡直是要將對方千刀萬剮!
顯然,
他們也是透過楊平安這一番話,
推己及人的想到了自己,
儼然將易中海當成了軋鋼廠的害群之馬!
至於易中海,
面對眾人這般恨不得將自己生吞活剝了的眼神,
也是嚇得忍不住倒退了幾步,
試想一下,
被軋鋼廠近千名的工人同時盯著,
而且……
還是那種充滿殺氣,
恨不得將他扒皮抽筋、大卸八塊的眼神!
饒是以易中海的城府和定力,
也是被差點嚇得尿褲子!
不過,
易中海自然知道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楊平安,
不由朝對方投去了一抹怨毒的眼神!
“嗯?”
看到易中海居然還敢瞪自己,
楊平安也是挑眉,
看向了群情踴躍的一干工人,
倒是沒有繼續拱火。
畢竟,
他還不至於為了易中海的一條賤命,
把自己搭進去!
而且有句話說的好,
有些時候,
活著往往比死了還難受!
最重要的是……
殺人,必須誅心!
想到這,楊平安也是高聲道。
“廠長,”
“咱們現在是新社會,新國家,完全由工農當家作主,不能讓那些舊社會封建的陳規陋習影響到了軋鋼廠的風氣!”
“所以……”
“我覺得咱們軋鋼廠的某些制度也應該改一改了!”
“就像這個由老工人帶新工人,拜師收徒的制度,因為廠裡一直都沒有明確的規定,全憑自願原則,而許多工人在拜師之後,也不能去像其他老工人請教,”
“這種情況完全不利於工人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互相進步!”
“我的計劃是……不如在廠裡成立一些學習互助小組,這些互助小組,可以讓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工人當組長,負責給剛進廠的新工人傳授知識和技能,”
“但同時,”
“小組成員之間也可以互相交流,甚至良性競爭,看看誰的學習進度更快!”
“此外,”
“每個小組之間也可以進行評比,看看哪個小組的學習風氣最好!”
“這樣一來,相比於傳統的一個師父帶幾個徒弟,不僅能讓更多的工人得到學習和提升的機會,而且同級別的工人之間相互討論,互相幫助,”
“除了能夠產生激勵作用之外,也能增進彼此之間的友情!”
“另外……為了讓小組長更有幹勁,認真教學,咱們還可以安排一些獎懲機制,比如拼出最優秀的學習小組,到了年底對小組長進行表彰,”
“而對於那些學習風氣比較差,進步不明顯的小組,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找出小組的問題……必要時候撤銷小組長的職務,將小組成員調到其他學習小組!”
而聽到楊平安這一番話,在場的工人們不由面色各異。
怎麼說呢,
這一個學習小組取代了傳統的師徒關係,
好處就是,
今後他們想找人學技術,
不需要像以前一樣眼巴巴的討好師父,
但壞處也是有的,
那就是……少了這層師徒關係之後,
不方便他們在私下拉幫結派!
要知道,
這個年代的師父和徒弟關係,差不多跟半個兒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