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些年的操作,還不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真是把我當小孩糊弄。
可惜我有一個現代的靈魂啊。知道要想活下去,還是得靠自己。
因為楚王趙元佐是一個好人,但他最後的結局是救不了所有親人,被父親活活逼瘋了。
暮色將合,此時的金明池邊的東京大內,副都知李神佑正在指揮小內侍點燃蠟燭,同時納悶這王都知平時也不這麼不靠譜,今日這個時候還不回來,惹得官家都開口問了一回了,現在幾位將軍都福寧宮議事,要是再不回來誤了官家的大事,可是會吃不了兜著走的。
可別誤會,他不是這麼貼心的好下屬,為人家御前紅人王繼恩擔心。實在是在宮裡久了,大家都知道這王繼恩於官家來說不可或缺,就算犯錯也不過是罰點俸祿罵上一頓。可偏偏王繼恩這個人氣量極為狹小,若是因此覺得他不為其遮掩,多半是要記恨上。
這人有多無恥他是知道的,別的不說,瑤華宮的宋娘娘那好歹還是先帝的正宮呢,這些年受了這人多少氣啊。
要李神佑說,這天下是人家趙家的,你一個奴才把分內事做好就行了,何苦把事情做絕。不怕真弄出個好歹來那些勳貴鬧起來,官家再寵愛倒黴的也是你!可是王都知現在一門心思想學著唐末那些大宦官外出監軍,有意提拔自己管理內宮,自己說什麼也不敢得罪他。能做的也只是找人趕緊去找王繼恩回來,同時給尚宮局帶話,這個月給瑤華宮的供奉可不要再短缺了。
他可不想把人得罪死。
不一會兒,宮人們已經把事情做完了,李神佑吩咐道:“都去各處當值吧,若是各宮娘子來問,知道該怎麼回答嗎?”
有個伶俐地當即道:“公公多年教導,小的們自然懂得,這不該拿的拿,可沒有命花。”
李神佑點了點頭,沒有再多說。自己親自到皇帝日常辦公的萬歲殿外守著,其實也就是幾步路的事,因為這大宋的皇宮真的是狹小至極,原本就是唐末節度使的府邸改建,因為四周都是權貴還沒法擴建,這個局面一直到了享樂教主宋徽宗趙佶在位時才改變。
當然,他又是墾嶽又是杏崗又是擴建延福宮,從江南弄什麼奇石,最後把全家都送去了五國城,就是再大的宮殿,也沒辦法住了。再好的風景,也沒法欣賞了。
回到眼下,萬歲殿裡燈火通明,趙光義背對著身後的地圖,看著眼前恭敬的曹彬、潘美和楊業,意氣風發,心情正好。
因為此時動搖他統制的王小波、李順造反還沒有發生。反而是北方傳來了好訊息,遼帝耶律賢死了,留下的小皇帝只有十三歲。
今年的滿城之戰中,耶律賢親自率將士越境南侵,雙方戰於滿城(今河北塔院村),遼軍大敗;宋太尉希達裡中流矢死,統軍使耶律善布被伏兵所圍,樞密使色珍率兵營救,才免於全軍覆沒。此後遼軍雖然班師,但很多前線將軍都說耶律賢身體只怕是不行了,因為契丹人講究一個身先士卒,但很久沒看到遼主的白馬青牛大纛。
主少國疑,多麼適合他們趙家的劇本,這不,他高興,就準備佈置陣法,再圖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