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業拎著女兒走到大門口了,才被已經在禁軍服役中的長子楊延平喊住,道:“爹爹,開寶皇后乃是孀居之身,您這樣的外臣去拜見,恐怕不合適吧?”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楊業平時少在禁中走動,所以為人雖然小心,警覺性不夠。今天一著急,居然犯了大忌諱。他一拍腦袋,趕緊讓女使去請夫人。
然後自覺老子的面子有所損傷。他虎著臉對長子說:“你已經當差了,怎麼大白天的還跑回家裡來?等到上司點卯發現了,我可是不會為你求情的,快滾回去。”
楊延平萬分無奈,你當然不會求情,你不主動打我軍棍就不錯了,但我還不是聽說家裡出了事兒,趕回來看一看。
但眼下也不是分辨的時候,折賽花一聽有理,趕緊換下武服,穿上命婦正裝,又帶上發冠,一通折騰下來,楊淮橘都困了,嚷道:“當女人可真麻煩。楊業一聽火大,念在是閨女好不容易忍住沒踹,但也呵斥道:“你個冤孽,要不是你惹出事兒來。我們用得著這麼折騰嗎?還麻煩,你就是個天大的麻煩。”
楊淮橘一開始也知道給家裡惹了事,還比較老實,現在也被父親說的惱羞成怒,道:“爹爹又不在場。怎麼知道就是我惹事兒?明明是她王姣仗著鄭國公主欺負人,我要不推她,她就把九妹推河裡了,九妹多怕水您又不是不知道。”
楊業當然知道,也知道自家閨女就是這個護短的脾氣。其實,若是一般的人家,他反而會欣慰於家裡手足情深,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你還知道王家娘子的母親是鄭國公主啊?你自己又是什麼身份,能一樣嗎?”
“公主又如何?生出來的尊貴有什麼好值得誇耀的?女兒只敬佩有本事的人。”楊淮橘越發有理。
楊業一怔,正好折賽花出來給了楊淮橘幾下子,說教起來楊八妹終於不敢頂嘴,一家三口才鬧著去了馬車。
無獨有偶,南宮裡的小姑娘們也在準備花朝節。
花朝節,也稱“花神節”。有遊春撲蝶、種花挖野菜、製作花糕等節日風俗。
邦媛沒有穿越之前一直在豫省生活,那裡的影視節目特別崇尚古風。這個花招節在省會和各大城市辦了也好幾年了。邦媛自己就陪著老領導家的小孫女去參加過一次活動。當時看著各種衣香鬢影,剪紙揺扇還覺得到底是中原之地底蘊甚厚,很有風致。
但是等到了這個時代一看,這高仿永遠成不了正品啊。
花朝節至遲在唐代即已形成,但是宋代以前,花朝節還只是一些高雅習俗限於一些世家貴族之中,作為女眷們的遊戲。但是,一場黃巢之禍,世家幾乎團滅。流落的知識分子也將這些傳統帶入了民間,又和各地民風融合,成為大江南北的重要節日。
花朝節時,家家都會祭花神,閨中女人剪了五色彩箋,取了紅繩,把彩箋結在花樹上,謂之賞紅(也就是花勝),還要到花神廟去燒香,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茂盛。
當然,這些在南宮就是簡化再簡化,不僅是因為趙炅嚴苛的態度,更是因為宋代花朝節是二月十五,而趙匡胤冥誕是二月十六,總是忌諱的。
所以這一天南宮女眷只是換上新衣,在院子裡採摘野花,趙舜華心靈手巧,還做了素色象生花,調了一個秋香色的給妹妹邦媛帶上,說:“這是我特地為你做的,一會兒咱們帶著他們去拜花神。”又嘆息說:“可惜我怎麼也做不出三色的頭花。”
邦媛看自己頭上的花跟姐姐和一些女官的都不一樣,問道:“阿姊,這是什麼花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