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其實也是無語,官家你搞內政確實一把好手,不論是增加進士人數還是廢除奴婢制度,乃至於雪中送炭收買民心,都乾的很好,為啥非要在兵家之事上強行為之呢?
當然是因為缺什麼心裡虛,更是因為趙炅心裡有個過不去的劫,就是渴望透過燕雲十六州來證明自己不比哥哥差。
曹彬出於愛惜士卒之心,也跟著勸了幾句,可是有人非要找事。
“當年太祖皇帝與各位商定軍略之時,兩位國公從未有過這般質疑,皆是唯太祖之命遵從。今日怎麼不一樣了?”
王顯說完,潘美和曹彬再也忍不住了,狠狠瞪了他一眼。要是在御前,高低得給兩下子。
誰不知道官家面前,最怕別人說他不如太祖皇帝。雖然他確實不如。
但出乎意料,趙炅這次只是皺了皺眉頭,居然沒有借題發揮,而是道:
“當年太祖之所以選擇了朕,是因為相信朕能使得大宋富強,四海姓趙。當今中原天下,僅剩燕雲未歸,朕無時無刻,不在思慮此事。”
“待到燕雲之地歸我大宋版圖之日,朕定當親往永昌陵祭奠兄長,以告慰先兄在天之靈!”
也不知道他兄長是不是聽到了,李神佑的聲音這個時候從外面響起,道:“官家,官家,大事不好了。”
趙炅一陣厭煩,“賤婢,胡說什麼,朕在和各位將軍議事,誰許你打擾,趕緊滾,讓王繼恩來見朕。”
潘美等人面面相覷,這連進軍路線都沒敲定,糧秣都沒準備好,監軍就要派出去了?
而且還是這個死太監,哪怕是秦翰也比他強啊,真是晦氣。
可是李神佑不敢滾啊,他幾乎是哭著說:
“官家,奴婢該死。可是襄王帶著永國公主進宮了,公主……渾身是血,說她見辱於家奴,若是陛下不為她做主。她就去永昌陵撞死,去地下傍依父親。”
你看話真不能亂說吧。
這才是他著急欲死的原因,雖說趙炅殺人不手軟,可是他不敢承擔一個公主死了的後果,何況還牽扯襄王。
襄王趙元侃,趙炅第三子,後來的宋真宗。性格比較溫厚,這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永國公主是誰,諸位沙場悍將面面相覷,一時半會還真沒想起來。
不過聽話音兒,應該是太祖皇帝的遺孤吧!
就連趙炅也是愣了一下,方才道:“兄長家的小六,她才幾歲,知道什麼?讓她趕緊回去,有事請開寶皇后做主,別要死要活的,有沒有點公主的樣子!”
“叔父,連一個家奴都不把我當公主了,侄女那還有公主的樣子?”童音稚語,卻含著別樣的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