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皇后也是震撼了,然而想起書上說的北齊高家南朝劉宋,倒是也沒有驚掉下巴。
但是,能夠理解歸能夠理解,就算只是話本子,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兒涉及其中。
她解釋道:“原本宮火事件中,楊業和長子隨軍出征,剩下兩個成年兒子都在宮中有職務。是這個楊四郎保護家人,有時也常送妹妹來請安,我看著人品周正,想著不圖能什麼只求你姊姊幸福,但現在看來……也不是沒有別人可選擇,潘美的夫人最近就很有那個意思。”
邦媛累覺不愛,這潘楊之仇看來是過不去了。
但宋皇后思維和她不同,道:“行了,你回去歇息吧,回頭看看你武藝如何了?剛才我可不是唬你的,朝上最近不會太平的。”
宋皇后深宮二十年,這個政治嗅覺還是準的。果然。官家趙炅一開始也是標榜西川乃是大勝。主帥和一應隨軍人員無不加官進爵。
但很快,就會發現,參與這次征戰的人或多或少都會因為別的各種理由獲罪。
比如曹彬就是因為府邸逾制被降為侯爵。其子曹瑋恩蔭剝奪。
呂蒙正本就有罪一直不錄用。
宋偓因為軍糧問題有模糊被罰了全部食邑。
零零碎碎中,最讓人覺得無語的是寇準的處罰,竟然是“事貴主不恭。”
沒錯,晉國公主趙泱泱把當天的事添油加醋說散佈出去了,但是沒人覺得趙官家會真的處罰他。畢竟,要說最討厭永國公主的人,那還是皇帝本人啊。
結果今上還真是不走尋常路。不僅言辭斥責,還把人寇準貶官為群牧司主事。
弄得寇準在家都風中凌亂了,宋夫人看得害怕想讓三歲的女兒寇爾雅去哄哄他,結果人家寇準自己就把自己勸好了,“是我錯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又不是御史言官,去勸諫公主做什麼?也好,本朝一大弊端就是缺馬。此次戰役也有這個不利因素,將來北伐更不能拖了後腿,我去上任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
宋夫人目瞪口呆。
要是邦媛聽到了這句話,一定會由衷的感慨,到底是千古留名的宰相。人家還是有真水平的。
不過,這些事情不可能是幾個月之內就解決的。反而是宋皇后因此拖延了趙舜華的婚事,理由因為不想惹事。
因為趙舜華畢竟還小,這事兒所有人都很理解。
邦媛本來以為趙炅會繼續找他麻煩。心裡都做好準備了。沒想到呂蒙正水平雖然次一點兒,但品行沒得說。一個字兒都沒有把這個弟子供出去。
於是她就在這樣上午讀書下午習武的日子裡過了一年多,雍熙二年秋天,趙邦媛過了十一歲生日,官家趙炅決定第二次北伐。
趙邦媛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雍熙北伐。
沒想到就在出兵前,宮裡傳召,命永國公主見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