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女君記

第44章 西川大敗(一)

因為巴蜀地區地勢險要,為防造反,後來把各州各郡的城牆和護城河絕大部分都夷為平地了,西川共二十九個州郡,只留下益州(成都)、梓州、眉州、遂州四座城池,還把城防措施拆得七零八落。

當時是放心了,但此時戰亂一起,一座城池連城牆都沒有,試問如何拒敵?

難道讓曹彬變出來,換了曹國舅也沒這本事啊!

但是趙炅似乎忘了,這事是趙匡胤乾的不假。但是他自登基,為了湊北伐軍費,西川的苛捐雜稅一加再加,加上老天爺不給面子,成都等地這幾年不是旱就是澇,收成又少,義軍造反有龐大的群眾基礎,王小波至少現在還做到了公平公正。所以不管打哪兒,總有活不下去的人為內應。

這哪能不打敗仗!

可是現在說這些已經晚了,現實就是宋軍已經損兵折將,輜重丟失,而且糧道也隨時面臨著再次被切斷的風險。

趙炅深呼吸幾口氣,道:“朕不管你如何狡辯,只說曹彬未奉詔諭,擅自退兵,以致損兵折將,人困馬乏,該當何罪!”

郭守義鼻翼上沁出細密的汗珠上,這個還真沒辦法,除非遇上李世民那樣抗事兒的君王,不然自秦漢起,主帥如此大敗,就是要負全責。

大宋不殺士大夫,曹彬身居國公,估計也死不了,但下獄論罪也是他們這些武將不能接受的。

怎麼了?都杯酒釋兵權了?都試試聽你趙官家的瞎指揮了,還不能保全平安富貴?

但現在畢竟還是封建帝王制度,這話郭守文實在不敢說。

但他不敢,有人敢。潘美站在前列,捧笏出班,沉聲說道:“陛下明鑑,賞罰分明是治軍之本。但捫心自問,若換了臣還在前線,換了臣是曹彬,當時情形,唯一選擇,也只有壯士解腕,馬上退兵。所以臣以為魯國公其功可以抵罪。”

眼看趙炅又要發火,這位將軍也是強撐著說:“若不是這樣,那就不是損兵折將,而是要全軍覆沒了。”

此言一出,滿殿寂靜。王顯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發揮餘地,指著他名義上的下屬說:“潘仲詢,你本是勞師無功才被撤回來的,有什麼臉面說這個話?”

一直在當背景的襄王趙元侃也著急了,說:“代國公慎言,這……這不是國法。”

倒是趙炅怒極反笑,道:“哦,三郎別打岔,聽你泰山說說他的高論。”

潘美也緊張,但還是道:“陛下,軍報說的明白。楊業先勝,追蹤賊首王小波至綿竹,臣知地理,那裡雖然崇山峻嶺,但其實無險可守,所以曹彬遵從聖意,感念朝廷不易。想著畢其功於一役,只要抓住王小波李順明正典刑,此戰役也就贏了,剩下的自有張詠等大臣安撫百姓,所以才咬牙拉長了戰線。可是監軍王詵貪圖戰功非逼著楊將軍搶功。暴露了我軍主力所在,他自己死了活該,卻導致全盤計劃崩潰。會天降暴雨,沖垮拒馬陣,蜀人都高呼諸葛武侯顯靈,軍心大亂。陛下知兵,知道五六萬人譁變是何等可怕,這種情況下,魯國公能強行退兵已經不容易了。臣冒昧,換了我大宋任何一將,能做的比他更好?”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