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他也深深疑惑。李繼隆少年老成。就算真有點兒別樣心思,又怎麼會擁兵自重,這不是自絕於國朝嗎?
宋太后這次沒再說什麼,只道:“尚書說的是,如果他不來,也沒什麼好說的,請代國公和魯國公討逆吧。”
沒錯,這才是她走這一趟的主要原因。宋太后深知,作為朝廷中最能打的兩個實權派將領,潘美和曹彬的態度對於朝廷的穩定也很重要。他們今天肯奉趙德澤為主,主要還是考慮到國家傳承和自身家族命脈。
但如果上來就對同樣優秀的領軍大將李繼隆動手。就算是李繼隆遲疑在先,也說不定會使他們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宋太后不是趙匡胤,沒有那個實力杯酒釋兵權。她更不是趙炅,陰謀詭計打壓挑撥,那隻會損失國家的戰鬥力。
宋太后自己說的,女人有女人的優勢。她以皇太后之尊親自到曹門來,已經展示了最大的誠意。如果對方還堅持讓她入軍營。那潘美等人就算只有一分為臣之道,也不可能再對李繼隆抱有同情了。
畢竟,她可不是小符後。
當然,宋太后對趙德澤說的話也不全是在安慰兒子,李繼隆她還是瞭解的,他竟然敢只帶三五百人在城門外建立營寨,必然有打算。這人雖勇猛,卻不是一個莽夫。只是為何如此矛盾,她也無法想明白。
要知道李繼隆有今天大半都是自己奮鬥的,開寶年間年,李繼隆被被任命為果州、閬州監軍兼巡檢。隨後派到邵州(今垣曲縣)去剿滅數千名當地的蠻族,朝廷只配備了數百武卒,裝備了刀盾之外連弓箭手都沒有。其母吳氏擔心兒子,找來一些當年丈夫的老部下輔佐他。但李繼隆斷然拒絕,明白父蔭不能長久,於是排兵佈陣,冒著蠻族不斷施放的毒箭身先士卒。最後以傷亡三分之一的代價打敗了敵軍。趙匡胤聽說後都讚歎不已,可見其勇武和果決。
宋太后這一天也實在是累了,下達了命令後閉著眼睛休息,康保裔當然讓出來了城門樓子內僅有的一件暖房。要知道現在已經快冬月了。一到晚上,就算不吹朔風。城門的青石板上也是銀霜可見,冷的刺人。
但就是有人迎著這冰涼的寒風,踏馬而來,康保裔準備好的弓箭手立馬瞄準。趙邦媛也和任守中對視一眼,隨時準備動手。
好在來的只有兩騎,一個在前一人在後。前者距離城門五十步左右,立刻下馬,高聲道:“臣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領河西軍節度使李繼隆求見皇太后,臣有罪,特來請罪。請都監放行。”
藉著月光,邦媛看他面容甚有風霜,但雄壯之外竟有一身儒雅之氣,難怪宋太后自己猜測他雖勇卻不是狠辣之人。
想起他那傳說中幾乎可以成為教案的戰績。再思慮到就算這件事情和平解決之後,哥哥想必也不會用他了,趙邦媛心裡不由得稍微惋惜。
後一人也喊道:“臣殿前都虞候,定州觀察使王超求見皇太后,俺也一樣。”
聽到這個名字,邦媛沒忍住嘴角一抽,她可算知道李繼隆這種名將為啥會有這樣摸魚的行為了。
王超,歷史上檀淵之盟的抗宋奇俠!
——
上架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