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慕白微微點頭,而後從袖中取出一封書信。
“李大人請過目。”
李守中接過書信之後拆開來仔細看了起來。
在看完了書信後,李守中輕笑一聲說道。
“慕白,林大人真的很看好你,在書信之中對你諸多讚揚。”
“你此番入京科舉,行卷之事首當其衝。”
“老夫雖然在京師官職低微,但在文壇還有幾分薄面,略盡綿薄之力不成問題。”
“你的行卷可曾帶來了。”
蘇慕白當即便把提前準備好的行卷也遞給了李守中。
“李大人,些許拙作,還望李大人斧正。”
李守中接過行卷後開啟看了起來。
李家詩書傳家,從李紈的文采便可看出李守中的文采底蘊。
而且國子監祭酒這種位置,不知飽讀詩書之輩,根本坐不上這種位置。
然而只是看了蘇慕白一篇文章,李守中眼中瞬間便燃起了熾熱烈火。
蘇慕白的文章讓李守中驚為天人,李守中自問便是自己操刀,只怕也難以寫出此等錦繡文章。
在看完了行卷之後,李守中看向蘇慕白的眼神熱切了不少。
“賢侄啊,你進學多年,不知可曾拜師了啊?”
蘇慕白搖了搖頭說道。
“晚輩自幼進學,教導過晚輩的先生許多,但若說真正拜師的,卻一個都沒有。”
李守中聽後隨即說道。
“老夫不才,蒙陛下信任,執掌國子監多年,在我大夏文壇也算小有名聲。”
“多年來老夫都想尋個弟子,卻沒有合心意的。”
“賢侄若是願意的話,今日老夫便收你為徒如何。”
蘇慕白一聽便明白了李守中的心思,看來自己這行卷帶給李守中的震撼不小,讓他起了愛才之心。
不過蘇慕白並沒有拜師的打算。
畢竟古代的師徒關係還是相當嚴肅的。
一旦成為了師徒,基本也就代表了派系的繫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李守中的位子雖然清貴,但還不值得蘇慕白去冒這個險,畢竟自己家裡就有林如海這個三品的文官。
當然了,蘇慕白肯定也不會直接拒絕李守中。
蘇慕白沉思了一下後說道。
“李大人如此賞識晚輩,晚輩感激莫名。”
“但拜師之事非同尋常,晚輩需要同林伯父商議一下。”
“還望李大人見諒。”
聽到這裡,李守中心中略微有些遺憾。
他看完了蘇慕白的文章之後,真的是驚為天人,若是能收下這麼一個弟子,將來蘇慕白名垂青史之事,他作為便宜師父,也能跟著萬古流芳。
但蘇慕白的態度也在情理之中,拜師收徒,這是大事,並非等閒。
只不過如此一來,接下來自己想要收下蘇慕白,只怕就要難度暴增了。
李守中對林如海的人脈還是有所瞭解的,林如海既然幫著蘇慕白行卷,自然不可能只給自己寫一封推薦信。
等到蘇慕白接下來繼續行卷的時候,可以預見,賞識蘇慕白才學的人絕對不在少數。
到時候想要收徒,就要跟著京師的大儒高官一起競爭了。
一想到這裡,李守中也是有些無奈。
不過李守中讀書養氣多年,倒也不會生出得不到就毀掉的想法。
李守中溫和笑了笑說道。
“賢侄,是老夫有些唐突了,拜師是大事,自然要徵詢尊長意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