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兩人相視一笑,隨後策馬返回了城中。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蘇慕白也是再度忙碌了起來。
瓊林宴舉辦完畢之後,吏部這邊便開始為新科進士們安排官職了。
蘇慕白的待遇自不必說,老丈人林如海就是吏部尚書,蘇慕白自然也是進入了翰林院中,擔任翰林院修撰。
翰林院乃是一等一的清貴所在,素來就有非一甲和二甲佼佼者不得入翰林,非翰林出身,不得為相的說法。
因此翰林院又稱為儲相之地,以供新科進士們儲才養望。
至於說那些進不了翰林院的進士,他們的潛力一般,在六部觀政半年之後,基本就都會外放為官。
如果沒有太大的機遇和貴人提攜,這一輩子都很難回京師了。
朝堂之上,是沒有什麼太多秘密的,特別是蘇慕白這種風頭正勁的人物,大家都很瞭解蘇慕白的根基。
所以在進入翰林院後,同僚們一個個對蘇慕白都是熱情至極,沒有什麼不開眼的老油條跟蘇慕白玩倚老賣老這套。
就這樣,蘇慕白在翰林院開始了自己的摸魚生活。
趁著這段時間的閒暇,蘇慕白也是斥巨資在東城買了一套七進的大宅子,花了蘇慕白十幾萬兩銀子。
正如林如海所說,雖然蘇慕白自幼在林家長大,但他終歸還是要自己安家的。
否則按上一個林家贅婿的名頭,對蘇慕白的名聲很不好。
所以蘇慕白也是從林家搬了出來,住到了自己的新宅子中。
另外蘇慕白和林黛玉的婚期也正式定了下來,十月初六,兩人便會舉行儀式完婚。
之所以要間隔這麼久,也是因為林家要準備給林黛玉的陪嫁事宜。
作為林家嫡女千金,林如海夫妻的心頭肉,林家自然是要準備上十里紅妝的豐厚嫁妝讓林黛玉風風光光出嫁的。
因此單單是準備嫁妝嫁衣等,就得耗費四五個月的時間,再加上籌備其他事宜,怎麼也得將近半年的時間,才能準備的妥妥當當。
言歸正傳,這天上午,蘇慕白按照慣例入宮當值。
翰林院修撰之職責主要便是掌修實錄,記載皇帝言行,進講經史,以及草擬有關典禮的文稿等。
今日便輪到了蘇慕白入宮記錄起居注。
不久後,乾清宮內,當隆化帝看到了今日當值的是蘇慕白後,不由得露出了一絲笑容,隨後便命夏守忠將蘇慕白召到了近前來。
蘇慕白來到隆化帝駕前行了一禮後道。
“微臣見過陛下。”
隆化帝微微抬手後笑著說道。
“蘇卿免禮吧,蘇卿可懂得圍棋嗎?”
蘇慕白微微點頭後道。
“臣略知一二。”
隆化帝聽後看向夏守忠道。
“去,佈置一下,朕要跟蘇卿手談兩局。”
“諾。”
夏守忠隨即便去偏殿之中佈置圍棋一應所需了。
不久之後,隆化帝和蘇慕白移步偏殿,兩人相對而坐,手談起來。
在簡單下了幾步之後,蘇慕白也看出來了,隆化帝純純一個臭棋簍子。
蘇慕白只能是適當的放點水,繼續跟隆化帝手談起來。
而且蘇慕白覺得隆化帝應該也不會這麼有閒情逸致,專門就為了和自己手談,十有八九還是有什麼事情。
果不其然,隆化帝眼看著蘇慕白就是規規矩矩下棋,沒什麼開啟話題的意思,便主動詢問道。
“蘇卿這段時間在翰林院感覺如何。”
蘇慕白聽後恭謹說道。
“回陛下,翰林院同僚們一個個古道熱腸,宛如春風和熙,對臣很是關照。”
隆化帝淡然一笑說道。
“有林卿站著,那群只會口誦聖賢書的廢物,自然是不敢為難你。”
蘇慕白猶豫了一下後並未接話,這麼得罪人的話,隆化帝怎麼說都行,蘇慕白自然是不敢接茬的。
隆化帝自然看出了蘇慕白的心思,隨後接著說道。
“蘇卿也許覺得朕說的有點過了。”
“不過這是朕的心裡話。”
“都說翰林院乃是清貴所在,儲相之地。”
“但翰林院絕大部分人,也都是一些只會死記硬背四書五經之人。”
“聖人的學問,拿來說說還行,可若是用來做事,卻是一無是處。”
“蘇卿可以看一看,無論是內閣重臣,還是六部尚書,哪一個是靠著聖人文章才走到今天的。”
“蘇卿知道自己為何能被欽點為狀元嘛。”
蘇慕白拱手一禮道。
“多蒙陛下青睞,臣感激涕零。”
隆化帝嘴角微挑說道。
“你的學問很好,這是肯定的。”
“但如果僅僅如此的話,朕倒不覺得如何。”
“畢竟翰林院最不缺的就是這種人。”
“但這種人也就乾乾起草詔書,誦讀經義的事情,成不了什麼大事。”
“你能中狀元,是因為兩篇策論,一篇是春闈的平突厥策論,另一篇就是殿試之中的何以均田賦了。”
“平突厥策論之中,雖然你的策論有些過於理想化,但是大致框架還是切實可行的。”
“但是執行的阻力過大,所以暫時只能是擱置了。”
“不過你在均田賦的策論之中提出了以開海貿易之法,來減輕土地兼併之害的方法,倒是頗有些另闢蹊徑。”
蘇慕白聽後略顯無奈說道。
“陛下說另闢蹊徑,真是抬高微臣了。”
“臣只不過是不想得罪人,所以才想了這麼個不是辦法的辦法而已。”
隆化帝淡然一笑說道。
“為何要這麼說呢,無論是為官還是處事,都是過剛易折。”
“《道德經》第四十三章如是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不管想做出什麼經天緯地的功業,首要條件都是保住有用之身。”
“兼併田產之害,朝堂袞袞諸公明白,歷朝歷代的皇帝也都明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