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了永樂四年,由於朱高煦改進了造船,所以比歷史上鄭和下西洋晚了一年。在這一年裡,大明朝廷開足馬力,瘋狂建造著能航海的船隻。不僅有體型巨大的寶船,還有各式各樣將寶船小型化後的輔助船隻,簡直就像是下餃子一樣。如今,船隊裡共有新式寶船50多艘,加上各類輔助船隻,整個艦隊規模達到了300多艘。
遠航在即,朱高煦心裡明白,這一去,山高路遠,歸期難料。出發前幾日,他決定去和朱棣以及兩個兄弟道個別。
朱高煦來到御書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給朱棣行了個大禮。他抬起頭,朗聲道:“父皇,下西洋的日子眼瞅著就到了,兒臣這就要出發了,去往那茫茫大海的遠處。這一走,山高水遠,兒臣可能再也回不到大明的土地了。”
朱棣一聽這話,眉頭一皺,放下了手中的奏摺,盯著朱高煦,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悅:“怎麼,還沒出海呢,就跟朕這兒演上生離死別了?你小子這出去一趟,是去就藩,又不是去送死!”
朱高煦連忙叩首:“父皇息怒,兒臣絕無此意!兒臣只是……只是想到此去萬里,海途兇險,心中難免有些感慨。畢竟,這茫茫大海,可不比陸地,萬一有個什麼閃失……”
朱棣的臉色緩和了一些,語氣也變得柔和起來:“行了,起來吧。知道你小子心裡捨不得,可男子漢大丈夫,豈能兒女情長?你記住,你是朕的兒子,是永樂皇帝的兒子!到了外面,別給朕丟臉!”
朱高煦站起身,眼中閃著光:“父皇放心,兒臣定當謹記您的教誨!兒臣此去,定會闖出一番天地,為我朱家,開疆拓土!”
朱棣點點頭,走到朱高煦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好!這才是朕的兒子!不過,你也別把弦繃得太緊。就藩之地,慢慢找,不著急。重要的是,你要給朕平平安安地到達你心中的就藩之地。要是實在想大明或者我了,就寫信,讓人捎回來。朕也想知道,你在外面過得怎麼樣。”
朱高煦心中一熱:“父皇,兒臣一定常寫信!只要有機會,兒臣就派人乘船回來送信。對了父皇,兒臣還有一事相求。”
朱棣重新坐回龍椅:“說吧,還有什麼事?”
朱高煦道:“父皇,如今天下承平,百姓安居樂業,但難免還有一些無地可耕的流民。兒臣希望,若是日後鄭和將軍再次下西洋,能否帶上一些流民,讓他們隨兒臣一同前往就藩之地?人多力量大,也好開墾荒地,建設家園。”
朱棣略一思索,便答應了:“這有何難?朕準了!只要他們願意,別說流民,就是罪臣家眷,你也可以帶走!”
朱高煦大喜過望:“多謝父皇!兒臣還有一事……嘿嘿,父皇,《永樂大典》編纂得如何了?兒臣此去海外,怕是再難見到這等曠世鉅著。不知能否請父皇恩准,待大典編成後,讓鄭和將軍帶一套副本給兒臣?《永樂大典多幾套副本,這個花費了巨大人力物力編修起來的大典也多一份保障。”
朱高煦想起歷史上那失傳的《永樂大典》,痛心不已,這一世他一定要在美洲好好保護這本書,多印刷幾本,建立國家圖書館和地方圖書館,好好儲存,也可以批次出版給我的帝國的人民參考。一本書只有有了群眾基礎才能真正的永垂不朽!
朱棣哈哈大笑:“你小子,倒是會打朕的主意!也罷,朕答應你便是。這《永樂大典》給你後你一定要好好儲存,不要讓外夷輕易的剽竊過去!”
朱高煦連連保證:“父皇放心,一定好好儲存!不讓蠻夷也學會了我們的技術”心裡卻想著:“技術總會擴散的,但是我一定要加強好專利的保護,不要讓別人輕易剽竊創新成果!”
.............
見過朱棣後,朱高煦便來到太子東宮,此時朱高熾正在看書。
“大哥。”朱高煦走進東宮,輕聲喚道。
朱高熾聞聲抬頭,放下手中的書卷,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二弟來了,快坐。”
朱高煦也不客氣,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翹起二郎腿:“大哥,我這馬上就要出海了,特地來跟你道個別。”
朱高熾的笑容微微一僵,隨即又恢復如常:“二弟此去,路途遙遠,萬事小心。”
“放心吧大哥,我這身子骨,你還不知道?壯得跟頭牛似的!”朱高煦拍了拍胸脯,咧嘴一笑,“再說,我可是帶著大明的船隊,誰敢惹我?”
朱高熾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他緩緩開口:“二弟,你我兄弟,有些話我就直說了。你這一去,可就真是天高皇帝遠了。”
朱高煦臉上的笑容收斂了幾分,他正色道:“大哥放心,我朱高煦是什麼人,你還不清楚?我既然答應了父皇,就藩海外,就絕不會食言。”
朱高熾點了點頭,目光灼灼地盯著朱高煦:“二弟,我只希望你記住,你的封地,在海外。大明,是咱們的根。”
朱高煦心中一凜,他明白朱高熾的意思。這是在提醒他,不要對大明的皇位有任何非分之想。
“大哥,我是一個心直口快的武夫。我承諾一定會遵守諾言,如不遵守我將甘願被雷劈死。”朱高煦一本正經的回答道,“到蕃地後,我會定期派人來大明朝貢、貿易,永遠認大明為宗主國。我的國家將是大明最忠實的一條狗,不像有的狗跑來跑去都不知道他的主人是誰。”
朱高熾看著朱高煦,眼神中帶著一絲探究:“二弟,你真這麼想?”
“那當然!”朱高煦斬釘截鐵地說道,“大哥,你把心放肚子裡!我朱高煦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到海外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至於大明,有你和侄兒在,我放心得很!”
朱高熾的臉上終於露出了釋然的笑容:“好,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二弟,一路順風!”
朱高煦站起身,拱手道:“大哥,時候不早了,我得回去了。等我到了地方,給你寫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