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美洲帝國:日月旗的應許之地

第78章 火繩槍

朱高煦提出打造一種以火繩引爆火藥的火銃之後,新京定居點的幾名頂尖匠師便領了王命,一頭扎進了新式軍械的研製之中。

這樁差事,非同小可,關乎定居點未來武備之根本。

接連數月,鐵匠作坊內爐火熊熊,錘打聲不絕於耳。

朱高煦對此事極為上心,隔三差五便會親至坊核心看進度,垂詢疑難。

他深知,理念的提出固然重要,但將理念化為現實,卻需無數細節的堆砌與反覆的試錯。

研製火繩槍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首先就是是定居點冶鐵技術的瓶頸,要鍛造出能承受火藥爆發壓力的合格銃管,對鐵料的抗壓性、堅固度與韌性要求極高。新京定居點的鍊鐵才剛剛開始,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

匠師們為此絞盡腦汁,在朱高煦的提點下,不斷嘗試新的配比與鍛打淬火工藝。

除了材料,火繩本身也是個不大不小的麻煩。

尋常的麻繩,要麼燃燒太快,頃刻間便化為灰燼,要麼受了潮氣,便點不著火。

這對於戰場上瞬息萬變的軍情而言,無疑是致命的。

如何讓火繩穩定、緩慢且可靠地燃燒,成了匠人們必須攻克的難關。

他們嘗試了硝水浸泡,嘗試了不同草木纖維的混合,記錄下每一種嘗試的結果。

而整個火繩槍設計的核心,則在於如何設計一個穩定可靠,能將燃燒的火繩精準送至火藥池,引燃火藥的擊發機構。

早期的火銃,多是靠射手手動將火媒湊近火門,操作繁瑣,而且不能舉槍瞄準,因此火門槍的精度無從談起。

匠人們對著圖紙與模型,反覆推敲,卻總覺得差了些什麼。

朱高煦見狀,也不藏私。

他清楚記得後世火繩槍的大致構造。

他直接對負責機構設計的老師傅提出建議:“可否嘗試設計一個類似扳機的按鈕?”

“此按鈕一經按壓,便能帶動一個夾持火繩的彎曲鐵臂,使其準確落入火藥池中。”

為了讓匠師們更直觀地理解,朱高煦甚至尋來一根筆直的木棍。

他將木棍如後世步槍般抵在肩窩,做出舉槍瞄準的姿勢。

他的食指在木棍的相應位置來回虛點,模擬扣動機關的動作。

“就像這樣,一扣,火繩落下,轟然擊發!”

這番演示,在場的匠師們雖初時有些茫然,但其中不乏心思玲瓏之人,眼中漸漸放出光彩。

王爺這比劃,看似簡單,卻給他們了一絲靈感。

朱高煦又補充道:“此外,銃身後部,需加裝木製把手,即銃託。”

“如此,銃手方能將火銃穩穩抵在肩上,依託身體,承受火藥爆發的力道,如此才能保證射擊的穩定與些許準頭。”

這些來自另一個時空的見識,點撥著這些時代的工匠。

他們將朱高煦的建議奉為圭臬,結合自身精湛的技藝,開始了新一輪的攻關。

無數次的鍛打、切削、打磨、組裝。

無數次的失敗、調整、再失敗、再調整。

爐火映紅了匠師們專注而疲憊的臉龐,汗水浸透了他們的衣衫。

終於,在耗費了數月心血之後,第一批凝聚著眾人智慧與汗水的新式火繩槍,宣告研製完成。

此槍銃管修長,通體透著鋼鐵的冷冽光澤。其長度約五尺六寸有餘,堪比尋常成年男子的身高。

份量亦是不輕,約莫十五斤上下,握在手中沉甸甸的。

發射的鉛製彈丸,口徑則達到了六分。

整體形制,已與朱高煦記憶中歐洲早期那個威力巨大的穆什克特火繩槍頗為相似。

朱高煦得到稟報,立刻帶著幾名親衛與軍中將校,來到城外一處專設的靶場。

他要親眼看看這新式武器的威力。

靶場之上,百步之外,豎著一面以鐵料加固的厚實木靶,模擬的正是戰場上敵軍的鐵甲。

一名身手矯健的王府親衛,按照朱高煦先前指點的要領,將火繩槍的支架穩穩插入地面,將火銃放到支架上。

他裝填火藥,塞入彈丸,壓實,將火繩一端小心翼翼地夾在龍頭狀的火繩夾上,點燃火繩。

然後,他將槍口對準遠處的鐵甲靶,深吸一口氣,扣動了那設計巧妙的扳機。

“砰!”

一聲巨響劃破了靶場的寧靜。

濃烈的硝煙瀰漫開來,帶著刺鼻的氣味。

眾人凝神望去。

只見那百步之外的鐵甲靶上,赫然出現了一個清晰的孔洞!

彈丸不僅擊穿了鐵甲,更深入其後的木板數寸!

“好!”朱高煦撫掌讚歎,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這威力,遠超當下大明軍隊裝備的任何簡單的火器。

他當即為這新式火銃賜名——“神威銃”!

神威天降,無堅不摧!

在場的幾名軍中百戶,皆是久經戰陣的宿將。

他們親眼目睹了神威銃的驚人破壞力,無不面露驚喜,連聲叫好。

一位鬍鬚花白的百戶上前一步,抱拳道:“殿下,此銃威力石破天驚,且看方才演示,射擊也較舊式火銃便捷許多,實乃我軍一大臂助!”

另一位面容黝黑的百戶也點頭附和:“正是!若能大量裝備,我軍戰力必將倍增!”

然而,興奮過後,他們也從實戰角度提出了一些中肯的顧慮。

那鬍鬚花白的百戶接著說道:“不過,殿下,此銃雖好,卻也比原先軍中那些用火媒點火門的火銃沉重了許多。”

“方才那名銃手裝填一次,頗費了些手腳,看樣子,裝填一次所需的時間,怕是也不短。”

“如此沉重的火銃,對銃手的體力要求不低。且在漫長的裝填過程中,銃手幾乎毫無自衛能力,極易受到敵軍,尤其是騎兵的衝擊。怕是更需要長槍兵的嚴密保護。”

朱高煦聞言,微微頷首。

這些百戶的顧慮,正是他早已思考過的問題。

他轉向負責營造的匠師,沉聲道:“針對此銃裝填緩慢、銃手臨敵時缺乏防護之弊,本王有個想法。”

“爾等可否設計一種配合此神威銃使用的長槍?”

“此槍要足夠鋒利堅固,需能快速、穩固地裝在銃管前端,或直接插入銃口之內,使火銃立時化為一柄長矛,供銃手格擋自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