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封建思想影響下,日本戰國時期的武士的一生,大都犯下深重的殺孽,便祈禱著神佛能夠洗清罪業,死後能到達極樂世界。
“主公,撤軍吧!”
“比叡山的主持,乃是當今聖上的弟弟,覺恕法親王啊!”
“沒錯,覺恕法親王罩著的延歷寺,我們碰不得啊!”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搞得織田信長心情煩躁,勃然大怒道:
“都給我閉嘴!”
織田信長一聲呵斥,所有人都閉上嘴巴不敢說話。
“比叡山是誰罩著的?沒有我織田信長,延歷寺那群和尚到今天還能吃上一口熱飯嗎?!”
織田信長大發雷霆,他驅馬來到一直緘默的德川家康身邊,聲音洪亮道:
“家康賢弟你來評評這個理!我好吃好喝地伺候著這群和尚,到頭來卻選擇背叛我,包庇殺我重臣的兇手!天底下還有王法嗎?還有戒律嗎?!”
“你冷靜一點!”
德川家康皺起眉頭,他兩世為人,雖然對日本戰國曆史的各個細節並沒有到如數家珍的程度,但幾個大事件他還是知道的。
同樣,德川家康處理過三河一向一揆,他心裡非常清楚,宗教信仰這樣的事情,處理起來絕對不能太過極端,只能循序漸進地引導,一棍子敲死只會適得其反。
“我冷靜不了啊!!!”
織田信長抓著自己的腦袋,樣子看上去有些癲狂,就連德川家康都忍不住夾著馬肚後退兩三步。
“一而再再而三的背叛,我實在是受不了了!”
織田信長雙目赤紅,他實在難以理解,說道:
“要是我從一開始就針對比叡山,針對所有佛教徒,如今比叡山的僧眾背叛我,我尚且還能接受,可問題是,我明明以寬容仁慈善待他們,他們反倒是指責我,這對我而言根本不公平啊!”
“我知道背刺的感覺並不好受,但這裡是比叡山,作為大名,你一定要為全域性考慮!”
德川家康極力勸說,希望織田信長能夠冷靜下來。
不過家康也是可以理解,自己的弟弟和忠臣被殺,還被照料過的僧眾背刺,是個人都會發瘋。
有了德川家康的表態,再加上一眾家臣的勸說,織田信長這才勉強從敏感而悲傷的情緒中稍稍平復下來。
這時候,比叡山的主持,覺恕法親王從寺廟裡面,隻身一人走了出來。
他在織田家那一道道複雜的目光中,來到了信長和家康的面前。
“阿彌陀佛……”
覺恕法親王身穿華麗袈裟,脖子上掛著極品佛珠,手持金色禪杖,光鮮亮麗,與灰頭土臉的織田信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織田大人,好久不見。”
“我不是來和你敘舊的,親王殿下!”
織田信長沒有給覺恕法親王好臉色。
覺恕法親王也不動怒,緩緩說道:
“老衲是來勸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那我問你,我死去的家臣怎麼辦?你一句放下屠刀,他們就活該受死嗎?”織田信長據理責問。
“冤冤相報何時了……”
“等我報了這個仇,這話你去給淺井長政和朝倉義景說!”
覺恕法親王無奈搖了搖頭,沉聲說道:
“織田大人,你如今被仇恨與貪慾矇蔽了雙眼,已經墮入魔道了……”
“我不想再廢話了,交出朝倉義景和淺井長政,以後你比叡山依舊能受到本家的供奉!”
織田信長下達最後通牒。
然而,覺恕法親王卻依舊沒有把織田信長放在眼裡,只當是一個跳樑小醜罷了。
“唉!夏蟲不可語冰矣……”
覺恕法親王轉身回去,留下織田信長在風中凌亂。
“這筆賬,我信長記下了!”
於是,在家康以及一眾織田家臣的極力勸說下,織田信長這才懷著怨憤之心暫且撤掉對比叡山的包圍,而將更多的兵力則是放在了對抗幕府和三好家方面。
第一次包圍比叡山以信長失敗告終,朝倉義景和淺井長政在延歷寺的包庇下,就這樣大搖大擺地,在信長的眼皮底下,在江南持續騷擾信長,史稱“江南一揆”。
……
“也不能怪比叡山聖僧們在江南掀起一揆,主要是織田大人太膽大妄為了,也不想一想,比叡山是什麼地位,是能率軍包圍的地方嗎?”
京都,茶屋府邸。
以茶屋四郎次郎為首的茶屋番頭們齊聚一堂,共同商討著之前的決意。
“成為織田家的御用商人的計劃只能宣告破產,經歷過此次事件,大家對織田大人都抱有不好的看法,若是在這個時候我們選擇親近織田家,可能其他業界大老闆會趁機把我們擠出京都。”
茶屋四郎次郎年紀輕輕便有高瞻遠矚,他清楚地意識到,織田信長是一個不可控之人,做出什麼離經叛道的事情都有可能,所以,他為了茶屋能夠更持久地發展下去,毅然選擇了德川家。
“小田助四郎大人,不知德川大人來了沒嗎?”
小田助四郎恭敬回應道:“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很好!”
茶屋四郎次郎看向次席兩位大老闆,問道:
“我再確定一下,龜屋榮任大人和宇野藤右衛門大人,你們是否決定要追隨德川大人?”
兩人齊聲回應:
“追隨德川大人!”
“喲西!”
茶屋四郎次郎放下心來,靜靜等候德川家康的到來。
過了一會,德川家康在群臣簇擁中來到茶屋府邸。
他一屁股坐在上位,第一句話便是問道:
“你們為成為織田家的御用商人準備了多少矢錢?”
茶屋四郎次郎等人皆是被德川家康的氣勢震懾。
“京都近年來因為政治動盪,商界發展緩慢,所以我們只能拿出來一萬貫……”
然而茶屋四郎次郎話音未落,德川家康便直接強勢打斷:
“那就給我三萬貫!”
“分幣不少!”
“納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