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都商人司這邊,是由織田家京都所司代村井貞勝管理,明智光秀和木下秀吉輔助治理。
在包圍比叡山事件爆發之後的半個月,織田信長一邊抵抗江南一揆,一邊在攝津討伐舉兵的三好三人眾,可謂是忙得焦頭爛額。
在攝津與山城交界的盛龍寺,織田信長將本陣設定在此,是京都和飯盛城的必經之路。
“主公,比叡山的聖僧們主動配合朝倉義景和淺井長政,四處散播著對本家不利的言論,如今京畿人心惶惶,許多想要投靠本家的商人司都選擇觀望了。”
佛殿內,身份地位在三人中最低的木下秀吉,負責彙報情況。
明智光秀則是提出整改意見,說道:
“主公,臣以為應放棄對飯盛城的討伐,轉而向京都方面投入資金,安穩民心,這所謂的包圍網,應當徐徐破之。”
村井貞勝點了點頭,沉聲說道:
“主公,臣附議。”
“附議無效!”
織田信長黑著臉,大手一揮直接否決了三人的提議,聲音中帶著些許惱怒,說道:
“若是人人都能騎在我信長的頭上拉屎,本家威嚴掃地,天下布武到頭來只是個笑話!”
“主公!”
三人還想勸說,而織田信長很顯然是聽不進去,回應道:
“我已經知道,茶屋的那些京都的商人司,已經有了攀附德川家的苗頭。
在政治上,我們是情比金堅、親如兄弟的夥伴,但是在經濟上,我們是競爭對手,暫且先讓家康嚐點甜頭,待到我突破包圍網,京都依舊是我信長的京都!”
“哈!”
“……”
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裡,織田信長在德川家康的幫助下,艱難地抵抗著“信長包圍網”,直到元龜二年歲末,一場突如其來的噩耗傳入盛龍寺。
這天,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圍著火塘旁邊煮酒,談論戰事。
“家康賢弟,我屢次向比叡山的僧兵下達‘避難勸告’,可是他們沒有一個僧兵願意聽話,比叡山的存在讓我如鯁在喉啊!”
織田信長喝著悶酒,心裡一口怨氣始終無法抒發出來。
“若是比叡山能聽話一些,我們就能迅速開啟局面!可惡的僧眾!麻煩死了!”
德川家康這一年的時間都在勸說信長,他當著雙方家臣的面,循序勸說道:
“信長大人,忍一時風平浪靜。”
“退一步越想越氣啊!”
織田信長接著說道:“最近聽說松永秀久蠢蠢欲動,這個大惡人看來是坐不住了啊!”
再這麼拖下去,局勢只會變得更加嚴峻。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木下秀吉火急火燎地衝了進來,他完全不顧小姓森蘭丸的阻攔,大聲哭喊道:
“主公,大事不妙啊!尾張小木江城被長島一揆眾攻破,織田信興大人和坂井政尚大人自裁於城樓……”
“納尼?!!!”
織田信長震怒,雙目佈滿血絲,猶如惡狼一般猙獰可怖。
“又是僧眾!”
“來人啊!把比叡山給我燒了!”
“主公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