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織田信長那裡得到不少好處的松平元康,回到岡崎後開始進入到快速發展的階段。
而在詭譎雲湧的東海道,一場史無前例的暴風雨正在悄然來臨。
永祿二年(1559年),七月十五。
盂蘭盆節這天,整個領內上下皆已休假,大家拿著祭品紛紛前往墳塚祭奠已故親人。
時年16歲的元康,平日裡非常注重飲食和鍛鍊,現在差不多有一米七,放在這個時期的日本已經是人高馬大了。
記得在駿府的時候,為了迷惑今川家,讓今川義元對自己放鬆警惕,元康在娼館肆意揮灑青春的精華,整個人的氣質看上去有些柔弱。
回來岡崎後,元康立刻戒色,好處就是身上的肌肉線條漸漸明顯了,站在家臣之中一眼便能看出其強勢的氣場。
“鍋之助,這就是戒色的好處!以後結婚晚點,能長高的。”元康沒事就喜歡逗逗小姓。
“哼!不用你說!女人只會影響我拔刀的速度!”
11歲的鍋之助撅起個小嘴跟在元康身後,雖然大家都很敬重主公,但他心裡不服氣。
鍋之助認為,只有能為將士們力挽狂瀾的勇士才能讓自己甘心臣服。
元康笑而不語,他們繞過築山,來到背陰的山腳下,松平清康與松平廣忠的衣冠冢便是埋葬在此。
鍋之助拿出祭品擺在墳前,他點燃麻桿閉著眼睛,充滿儀式感地喃喃道:
“送神火,送魂魄……”
然而就在這時,一柄利刃陡然從身旁的樹叢中射出,徑直切斷了麻桿。
鍋之助嚇了一跳,還以為是祖先的神魂顯靈,連忙叩頭驚呼:
“列祖列宗在上……”
“別叫了。”
元康直接打斷道,他轉過頭,只見身穿黑色忍者服的服部保長走了過來。
“主公!”
服部保長單膝跪地,俯首道:“臣為您帶來了佩刀——村正!”
不摻雜一絲情感的冰冷話語縈繞在耳畔,元康聽到這把刀的名字心中不由一顫。
這把刀與松平家有著極深的淵源。
元康的祖父,松平清康在守山崩時,便是被這把刀劈下,從右肩到左腹,重傷而亡。
元康的父親,松平廣忠亦是被這把刀斬傷大腿,為叛臣所殺。
也正是出於此等原因,這把名為“村正”的武士刀被松平家臣視為“不祥之刃”。
“竟然是村正!”
鍋之助臉色瞬間煞白,連忙撿起腳邊的貢品朝著村正丟了過去:
“同心眾是不是也想弒君啊!”
“閉嘴!”
元康一聲恫嚇,鍋之助怒目而視。
“主公,如果連這把刀都不敢握住,那麼二位先主的夙願您亦承受不住!”服部保長沉聲說道。
在日本戰國時代,武士是相當迷信的,岡崎眾曾將這把刀長埋於地下,沒想到竟是被服部半藏又給挖了出來。
元康可不信邪,他當著兩人的面堂而皇之地拔起插在地上的武士刀。
村正這把刀銳利無比,縱使上面沾染了一些泥土,但在陽光的對映下依舊能從泥土的縫隙中爆發出強烈的光束。鋒刃長約莫70厘米,劍身上刻有龍紋,插入劍鞘的部分有“妙法蓮華經”的文字。
真是一把好刀啊!
元康心中讚歎,和他平時用的肋差和武士刀相比,單是手感就強了一大截。
“接受不祥,成為不祥,超越不祥……”
元康揮舞村正,凌厲的勁風捲起地上落葉。
服部保長默唸元康的言語,心中駭然連忙恭敬道:
“主公威武!臣下敬佩!”
“……”
回城的路上,鍋之助一直緊盯的元康腰間的村正,他心神不寧,甫一回到天守閣便疾步匆匆地去喊叔父本多重次
而此時,本多重次和大久保忠世兩人也是火急火燎地趕往天守閣。
“叔父大人!”
“鍋之助,快帶我們去見主公!”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