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時候,得知李長青回返的黃飛虎再次來到了城東別院。
雙方分賓主坐下,李長青看著黃飛虎面上的神色,略顯好奇的問道:
“武成王,心有疑惑?”
黃飛虎笑了笑。
“終究是瞞不過先生慧眼!”
“不妨說說看!”
黃飛虎深吸口氣,緩緩說道:
“下個月要祭祀宗廟,大王欲要減少人牲數量,並選拔部分奴隸入軍中征討四夷。
朝中有諸多大臣認為此舉不妥,有違祖制不說,拔擢奴隸亦是禍亂根苗。
飛虎擔心,此事到最後,大王恐怕會再次動用重刑震懾群臣。
飛虎不明白,兩邊所言都各有道理,此事到底誰對誰錯?
難道最後真的還得落到動用重典,才得以推行的地步嗎?
飛虎又該如何行事,才能避免局面朝此滑落?”
李長青打量著對面神色苦惱的黃飛虎,心中略感欣慰。
經過自己一番教育和灌輸之後,
他的所思所想,相比記憶中愚忠的黃飛虎,現在已經有了越來越明顯的改變。
從一開始的盲目聽從帝辛的命令,到現在已經能夠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不管他思考的結果如何,應對是否準確,這個行為本身,已經足夠可喜了。
靜靜思索片刻,李長青卻沒有急著解答黃飛虎的疑惑,而是反問道:
“武成王可知大王此舉背後緣由?”
黃飛虎嘆了口氣道:
“我大商立國已久,國人多嬉戲怠事之舉,兵卒戰力相比立國之時,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大王有心開疆拓土,賓服四夷。
這才動念選拔奴隸入軍中,擇其有功者擢升為大商子民。”
李長青瞭然。
黃飛虎所說的與他當初剛來人間時,走訪大商所瞭解的情況相差不遠。
這也是他認為帝辛身上唯一的一點可取之處。
他也曾真心的想過開疆拓土,帶領商國走向強大。
不過他的想法,很多都還只停留在口號上,並沒有堅定的執行下去。
且意志力欠缺,剛愎自用,行事方法也格外簡單粗暴。
靜靜思索片刻,李長青面露沉吟:
“貧道能為你剖析根由,卻無法直接告訴你具體該如何去做!
此事事關商國立國以來的國策,會影響無數凡人命運和生死,其中因果甚大。
具體該做什麼,只能是你們自己斟酌思考後得出結論。
貧道以出世之心入世,此事非我當為。”
說到這裡,李長青畫風一轉:
“不過,貧道可為你推薦一個高人,此人胸有大才,足堪為帝師。
想必亦能解武成王胸中疑惑!”
黃飛虎先是愣了愣。
這還是頭一次,先生沒有直接為自己解惑。
他自然不懂修道之人對因果之事的忌憚。
不過聽完李長青所言,心中還是不可避免的湧現了一絲好奇。
胸有大才,堪為帝師。
這可是他頭一次從先生口中聽到的評價。
“先生所言乃是何人?
竟然能得先生如此評價?”
李長青臉上閃過一絲笑意:
“此人姓姜名尚,字子牙!
本是崑崙山玉虛宮中煉氣士,因仙道未成,此時已經還俗回家。
他與貧道不同,貧道所求乃是長生逍遙道果,忌因果纏身。
他是命定的要在這凡俗人間建功立業,
此人天縱之才,來到這凡俗之地,猶如錐立囊中,早晚有出頭之日。
此時招攬,正當其時.
再晚,武成王怕是就沒這機會了!”
黃飛虎聽的眼中一亮,連聲問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