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唐太宗對掏?拿四次元口袋躺平

第22章 觀念衝突,西市買奴婢

王皓騎著腳踏車走在朱雀大街上,心中只能感慨有些思想能流傳下來是有道理的。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什麼要有個齊家了。

王皓給婢女提高待遇,那羅善和珠兒就好像那犟驢一樣,那腦子不知道被灌輸了什麼,只會唸叨這不是婢女該有的待遇。

王皓沒想到自己在大唐碰到的第一件佩服事居然是刑部的訓話能力,在刑部幾年都給人馴成什麼了。

一個個好像印度教入腦一樣,我有原罪,我不配。

沒辦法,王皓只能展現自己的老爺威嚴,強迫接受,不接受就滾蛋。

老爺給你的你就拿著,你不拿那就是不給老爺面子,老爺沒面子,那你們就會很悲慘。

暫時鎮住家裡幾個原罪主義者,王皓直接騎車出門。

提高待遇提出這個一個結果,這誰受得了。

三月的陽光非常舒服,晃晃悠悠王皓來到了西坊,到了這裡活力瞬間提升了好幾個檔次。

叫賣聲都大了很多,這才有點想象中長安城的樣子嘛。

胡女的舞姿果然很大方,那眼睛一笑真是看誰都深情,要是去消費王皓完全能理解,這眼神誰能扛住。

各種餅散發著糧食和火的味道,沒有那麼複雜可非常好聞。

大型牲畜買賣是西市的一大特色。

奇怪的是耕牛這裡沒有。

馬和耕牛都是戰略物資,耕牛基本上被司農寺壟斷,民間買賣都非常少,生了小牛都要上報。

老的耕不動的也要登記核查,確定之後才能宰殺。

馬卻不限制,市場上就能買到。

當然,品質都很一般。

挽馬、小馬、老馬是這裡的主力。

要說這裡的主力牲畜,那一定是騾子。

騾子這種生物比驢力氣大還沒有驢的犟脾氣,力量和馬不相上下還沒有馬那一驚一乍的性格。

作為牲畜,騾子才是完美的選擇。

尤其是馬騾,是市場上價值最高的大型牲畜,品相好的年輕馬騾要一萬兩千文,也就是十二貫。

最差的馬騾也需要五貫,作為對比最差的挽馬只需要三千五百文。

比馬騾貴一點的是驢騾,這是公馬母驢生的,體形要比馬騾小。

最好的驢騾要十貫,差的也要四貫。

騾子後面就是驢,價格在三貫到七貫之間。

行市最差的是駱駝,這東西雖然大,但是在大唐基本上沒有什麼作用,還能吃能喝。

這東西買回去,那就是活祖宗。

一峰駝平均才四貫,結合體形算是非常非常便宜了。

物價倒是和王皓看過的差不多,豬肉、狗肉、鹿肉在八文到十文一斤,羊肉就貴多了,要三十文左右一斤。

最穩定的還是雞哥,三十文左右。

有人分析各種史料得出一個結論,從雞被明確記載買賣以來他的價格都非常穩定。

這個價格基本上都是在三十幾文左右徘徊,朝代更替都紋絲不動的那種。

粟麥這些五穀的價格也比較穩定,一石四百文左右,差不多就是三文一斤左右的價格。

這就是長安城的基本物價,雖然看著都是幾文,可百姓收入更少。

就這物價,要沾點葷腥還是非常難。

當然這是一般價格,也有非常離譜的。

一匹馬不值錢,不過要是神俊非凡能評為名馬的價格能飆升到五萬到十萬文,五十貫到一百貫了。

這裡的普通奴隸比王皓自己想的要高,居然要十二貫。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