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既然來了那就進去看看吧,主打一個來都來了。
“好吧。
“你是大王,提著東西不好,箱子給我吧。”
王皓從李泰手中接過箱子,做了一個請的手勢,李泰一馬當先朝著大安宮走去。
李世民前面這幾個孩子年齡都相差不大。
李承乾是619年出生,老二李寬和老三李恪也是這一年出生,老四李泰是620,也就比前面三個小一歲。
四個人年齡差不多,不過這四人的身份都變化過。
李淵的老五李智雲是庶長子,當年起兵被李建成當成誘餌留在河東,李淵這邊起兵之後李智雲就被剁了。
等李淵登基,將李世民的次子李寬過繼給了李智雲,可惜沒等繼承李智雲的楚王之位就已經掛了,李世民登基之後又追封李寬為楚王。
算起來李寬是最早有子嗣的,李寬死了李智雲這一脈還是沒有香火,李世民又把宗室濟南公李世都的兒子李靈龜過繼到李智雲一脈,算起是李寬的兒子。
李泰也過繼過,李淵四個嫡子李玄霸早死,所以李淵讓李世民和李建成商量誰的兒子過繼給李玄霸。
最後商量的結果是李世民的四兒子李泰過繼給了李玄霸。
在當時這種過繼非常有用。
李智雲是楚王,李玄霸是衛王。
李建成繼承,李世民的兒子只能是郡王,但是這樣一過繼就多兩個親王,對李世民來說非常有利。
李建成自己當皇帝,自己的兒子都是親王,可謂是雙贏。
可事情發展到李世民繼位,李建成絕嗣那情況就變了,李世民的兒子都能當親王,李泰是李世民最愛的兒子怎麼可能還當繼子,所以又要了回來。
然後把西平王李瓊兒子李保定過繼給了三弟,這人和李孝恭是一脈的。
所以李泰這麼自由自在完全沒把老三放在眼裡完全就是從小寵出來的,李世民總是想方設法讓李泰的利益最大化。
李恪又非常聰明,在這些事上從來都不爭。
何況李恪的生母是楊妃,那可是楊廣親女兒,朝堂上多少人等著看自己犯錯。
所以李恪的行為都非常規矩,挑不出一點毛病的那種。
李恪和王皓並行。
和李恪走在一起,很明顯能感覺到那種不屬於這個年齡該有的沉穩,這種場合李恪本來沒有機會的,可架不住人確實優秀。
走出彎彎曲曲的小路終於看到了大安宮。
站在外面看著大安宮其實不小,和後世一般山頭那些仿古古廟差不多規模。
可對於一個曾經當過皇帝的人來說確實非常窄小了,有點憋屈。
而且這大安宮不知道哪個人才設計的,宮牆非常高,在視覺上大安宮好像一個桶狀的囚籠一樣,很多大臣建議擴建一下是有原因的。
不管是有意無意,李淵住在這裡確實有一種被囚禁的味道。
加上旁邊就是掖庭宮,相當於後世的冷宮,這裡面現在住的主力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那些家屬,男的殺女的進掖庭。
李淵最容易看到的就是這幫人,雙重打擊,誰住這裡心情好才有問題。
“先生,這就是大安宮,請。”
王皓一點頭,李泰還是一馬當先朝著裡面走去。
門口兩個看門的宮人也沒有,李隆基那麼不做人當太上皇也是住在興慶宮,這裡現在還是興慶坊,距離東市又非常近。
興慶宮是李隆基當皇子時候住的地方,老了再回這裡,起碼煙火氣很重,一出門就是東市。
相比之下,李淵確實有點慘了。
“啟稟皇爺爺,耶耶、阿孃,我和三郎帶先生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