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在萬年縣的行動還有今天最後一天,明天要就要去長安縣了,我想今晚去先生家一趟。”
李世民點點頭,晚上去也行。
連續八小時睡眠是工業革命之後新起來的概念,在以前都是分段式睡眠,睡的很早,可是一晚上可能醒來好幾次。
三個小時醒來一次,然後無聊再睡。
所以夜晚去會打擾人這種概念唐人是不會有的,睡覺這種事又不是連續的。
“聽你阿孃的意思你們已經寫了一早上,兩份文書需要一早上?”
李承乾和李恪寫的時間慘一點李世民非常能理解,可李泰就不行了,這可是大家公認的才思敏捷的童子。
李泰撓撓頭,斟酌了一下道:“先生讓寫的兩份文書不一樣,想的時候是一回事,可一旦開始寫就會很容易混淆。
“尤其是寫自己所見所聞,還是很容易帶入過去所學的儒家思想,寫著寫著就會偏,只能重新來過。
“所以會寫的很慢,每句話都要斟酌,這樣才能保證不被幹擾。”
這麼難?
寫一個所見所聞,能有這難度?
“我看看。”
李泰把自己寫的東西遞過去,李世民看的很認真,作為一個會做詩的帝王李世民在文上也有非常高的造詣。
李世民看的很認真,李泰寫的東西非常工整,不管是誰來都看都會點頭認可,是非常典範的儒家體系下的認知。
可到了屬於自由發揮的部分,那就會顯得比較雜亂,表達的也不是很清楚。
甚至可以說亂糟糟,東一錘子西一榔頭,看著就很沒有文采。
這一篇,李世民不是很喜歡。
這水準,不應該是自己最有文采的兒子該有的水準,不過李世民也沒有說什麼,他想看看王皓的評價。
又過了半個小時,李恪也寫完。
李恪寫的比李泰多,站在李世民角度看李恪用更多的文字彌補了表達的問題。
李泰的文字更加凝練工整,用最少的字就表達清楚了自己的觀點。
李恪用了更多的字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這點上李恪就不如李泰了,不過李恪畢竟一直以來文名就不如李泰,也是能理解。
至於自由發揮那一篇,兩兄弟倒是非常一致,寫的亂糟糟,李世民是相當看不上。
這不該是自己的崽該有的水準!
又過了一個小時,太陽已經開始西斜,李承乾終於完成。
李世明心中嘆息一聲,自己這太子還是不如兩個弟弟,雖然配置了最好的教育資源,可是這後果還是讓人失望。
李承乾寫的比李泰長比李恪短,辭藻上則很明顯比不上兩個弟弟,不過也表達的很清楚。
相反,李承乾的自由發揮部分又寫的很長,儘管在李世民看來只是無意義的長。
三兄弟都是亂糟糟的,寫那麼長價值也不怎麼明顯。
“你們三人的文書現在全都放在我這裡,等晚上我們一起去先生那裡一趟。
“我也很想知道先生怎麼點評你們三位,先生為人剛直,可不管你們的身份。
“先生的評價,我也非常想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