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唐太宗對掏?拿四次元口袋躺平

第68章 自汙去經商?治療柴紹

柴紹點點頭,自己就是個傳話的,具體的事怎麼做那是主上的事。

“好,我會轉達先生的話。”

“麻煩了,我想問國公一件事。

“事情是這樣的,平康坊住著一點都不爽,房玄齡等人都怕我常住在長安城,我也不想被人各種打擾,所以我準備搬家。

“我想問問國公,長安城買地要去找誰?我想在曲池坊買塊地,準備搬家住在曲池坊。

“那裡距離皇宮足夠遠,也距離勳貴足夠遠,我住的也安心。”

搬家?

柴紹一愣,從平康坊搬到曲池坊?

要不是知道王皓不是那種傻子,柴紹一定會以為這是在抽風,誰會想著從北京二環的豪宅搬去燕郊住。

“先生要住在有水的地方大可住在隆慶坊,隆慶池的景色也非常好。”

隆慶坊就是後來的興慶坊,也是興慶宮所在地。

長安城一百零八坊也是有大有小,春明門大街以下全都是一樣大,春明門大街也可以叫宮前大街。

和皇宮齊平的有二十四坊,這些坊就大的多,隆慶坊就是其中非常大的一座。

後世的西安龍池很大,但是現在並不大。

龍池一開始只是龍首渠進太極宮之前的一個蓄水池,有點過濾的意思,在垂拱年間突然被衝擊變大成了十幾頃大小,才正式叫隆慶池。

到了唐中宗景龍年間,更名為景龍池,這時候的水面進一步擴大。

李隆基等級,這裡曾經是他住過的興慶宮所在地,所以又將景龍池直接更名為龍池。

龍池和芙蓉園,成了李隆基享樂之所。

現在雖然也叫隆慶池,可面積也就十畝左右,不是很大。

“那還是算了,隆慶坊距離皇宮還是不遠,而且旁邊就是永嘉坊,皇親國戚基本都住在永嘉坊,那我住的更不舒服了。

“曲池坊,那才是真正的好地方。

“對了,國公幫我問一下陛下,怎麼在東市擁有一個店面,我也不能坐吃山空,我需要在東市擁有一個店面。

“做點生意,這樣才能維持生活。”

做。。。做生意?

柴紹的嘴裡能塞進去一個雞蛋,誰家好人沒事幹想讓去當商人啊,祖宗知道了不得墳頭氣冒煙。

商人的地位,只要和平就會被打壓。

商人不事生產,但是有錢。

很多人對商人有一個誤解,以為古人都是聞商色變,實際上不是,很多人還是很願意主動去從商。

畢竟留名青史,永垂不朽永遠都是很少部分人。

現在大唐做官的人九成九都會不在史上留下一筆,這還是李世民時代,要是到了那些皇帝不行政治拉垮的時代,留名更難。

所以大部分人還是非常務實的,從商。

重農抑商。

要是真的聞商色變那不應該去抑制商人了,正因為都想當商人而不去種地所以要重農抑商。

要是都想種地不想經商,那就沒有這種說法了。

可即便是這樣,有學識的人還是儘可能避免讓自己和商人扯上關係,這關乎名節。

重利,這是被極端排斥的一條價值觀。

縱然是白居易這樣的,也會說商人重利輕別離。

王皓現在去經商,這就是汙名化自己,在柴紹這種層次的人看來這是一種非常不明智的作風。

“國公看不上商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