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穎達好像雕塑一樣,王皓幫其倒了一杯茶。
王皓雖然罵的歡,可心中對孔穎達個人沒有任何意見,人都逃不脫時代的鉗制。
能想象未來五年,已然是人中龍鳳。
王皓的東西能結合道具和考古學,孔穎達沒有,這些人真的就只能在書中得到所要的一切。
解釋不通,那就多找一些藏書對比之後自己猜。
這位對五經的正義對於古代來說影響很大,本事是有,只是被時代給限制了。
針對東西不針對人,這是王皓的原則。
在一個時代能走到青史留名的人,誰還不是一個萬中無一的天才。
“說實話,王神仙不恨我麼。”
“不啊,我恨你做什麼
“學問這個東西其實真的有排他性,能接納其他學問並且融會貫通,那是孔子這等聖人。
“一般人,能做到不貶低其他學問,已經算是人上人。
“你的初衷我能理解,維護自己的學問嘛。
“這件事本身又沒有什麼錯,你孔穎達又不是什麼十惡不赦做傷天害理事的壞人,我恨你幹啥。
“學問是學問,人是人。
“做人不正,那我鄙視很正常。
“可學問爭辯,那是另外的一回事。
“我知道你來的意思,我的學校沒有六經是吧,你可能覺得我是在打壓儒家對不對。”
孔穎達點點頭。
自己就是為這事來的,六經都沒有招一個老師,這顯然是對六經的不滿。
對於皇帝來說,學問是哪家不重要。
重要的是哪家的學問能更好的統治天下,王皓的學問顯然更有利於天下。
不管王皓拿出什麼,都是能立馬見效的。
這對皇帝來說就是最好的學問,什麼源遠流長,能保江山麼?
儒家再多人說天地人和,不如王皓一場春雨外加拿出全新的糧食。
換成皇帝該怎麼選,很難麼。
孔穎達現在就怕的是朝廷放棄了六經,不能直接產出,這成了六經最大的問題。
對於帝王來說增產比學說重要。
帝王最現實,當六經的作用已經被另一門學科很明顯的比下去,那他就沒有什麼價值。
孔穎達懂這點,所以很著急。
不能讓儒家下桌!
這是現在最迫切要做到的一件事,做到這件事的第一步,六經入學。
六經能進王皓的學校,這起碼說明有用。
只有有用,才能不下桌。
不管儒家要怎麼發展,都要先在桌子上才能討論,和墨、縱橫、名等全都下桌了,再說什麼都是扯淡。
“我要是刻意打壓儒家,那馬周就進不了學校。
“他也是儒家出身,不過是真正孔子那種儒家,學只是一種工具,用才是真正的法門。
“孔子宣揚儒家,只是為了成為聖人麼。
“不,他是準備用自己的東西治世。
“所以,你們現在是反過來的。
“孔子因為要治世所以他的思想成了儒家,而你們是因為儒家出身而做了官。
“馬周,就是前一種。
“他是儒家,只不過不是你熟悉的儒家,僅此而已。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你覺得什麼才叫我不貶低儒家,你今天準備幾點死在我們家。”
孔穎達一愣。
“這。。。這。。。我。。。”
“一看就知道是沒有說過謊的,你來的時候我就知道了,你那氣勢就是準備血濺三尺對吧。
“一臉的悲壯,好像我奪你妻女,霸佔你家產一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