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高煦立國,攻略海外

第253章 大明之悲,永樂大帝-崩

而朱瞻基所憂慮的,遠不止這些,還有楊士奇這些人也在反對。

對楊士奇這些人,朱棣沒有那麼信任,朱高熾信任卻又有一定的防備,但朱瞻基是真的信任。

正是因為他格外看重這些人,這些人的能力在他眼中也足夠可以,對於楊士奇等人的意見,他也是重視的。

至於換掉楊士奇等人,朱瞻基還真沒有想過。

這些人不僅有能力,還幫他啊。

看看這次朱棣北征,楊士奇不知幫了他多少,哪怕就是這次,楊士奇就已經有了預料,並且還在囑咐他,是真為他著想。

包括就是在京城之時,他與楊士奇等人也時常有聯絡。

種種原因夾雜在一起,朱瞻基對大明的新政,是有些抗拒的。

更不要說朱棣所說的在他抽屜裡還有一些新的政策,還需要等到新政之後推行,朱瞻基是真提不起什麼興趣。

但如今在朱棣面前,他也只能應下。

“爺爺,我知道了,這事我也會好好勸爹的。”

朱瞻基不想繼續在這個問題上繼續討論,反而還開始將鍋往朱高熾頭上扔。

朱棣並不知道朱瞻基心中想的是什麼,看著沉悶的朱瞻基,還以為是因為他而心情低落、沉悶。

“大孫,你爹那裡,能勸則勸吧,而且你爹應該是清楚新政的重要性,他會推行下去的。

你還需要注意一點,我知道你喜愛文人,比我和你爹都要更加重視文人,但你千萬要記住。

文人的心眼很多,當初高祖皇帝就說過,文人只需要一張嘴,就能亂心亂政亂國。

治理天下確實需要他們,也需要給一定的信任,但切記一定要有防備之心,不可讓他們權力過大。

一旦將權力過多的交給他們,後面想要收上來,就難了,強制去收權,難免會讓天下動盪,且還會讓人記恨,之前做所的所有,都將付之一炬。

胡惟庸案,更是一個警示,你要深深記在心裡。

這點,你爹就做得很好,你多你爹學學。

這些手腕,他比你爺爺我,還要利害呢。”

這點,朱棣是真心誇讚朱高熾。

他們一家子武夫,他也沒有對朱高熾培養過什麼,但朱高熾的政治手腕,他都是服氣的。

看著不顯山不顯水,但實際上,朱高煦要是不出去,兩人綁一塊也不夠朱高熾蹂躪的。

楊士奇那些人即便聰慧如頂,也依舊被朱高熾拿捏得死死的。

朱瞻基聽到這裡,心頭更加的有些不是滋味。

其實這話,朱棣雖然是第一次跟他說,朱高熾卻是已經跟他說過兩次了。

但即便是這樣,他心頭依舊不願。

在他眼中,自己是皇帝,將來的子嗣也是皇帝,分給下面的權力,既然能夠分下去,自然也能夠收上來。

若是不將權力下放,難道要他像朱高熾那樣,什麼都自己勞心勞力嗎?

一想到朱高熾的身體狀況,朱瞻基的心都是一抖。

讓他一直面對那天天都處理不完的國事,他是真的打心底的不願意。

如果當了皇帝,每天都是面對那些奏本,那這個皇帝,當得還有什麼意義?

他也無法理解,像朱元璋、朱棣、朱高熾這些人心中到底是什麼想法,明明有大臣可用,但就是什麼事都要親自過目,都要自己做主。

一個人,真的忙得過來嗎?真的就願意一輩子面對這些嗎?

儘管心中不願意,但朱瞻基知道,在朱棣面前,卻是不能這樣說啊。

“爺爺,我知道了,這方面以後我以後跟著爹好好學習,一定加強自己。”

朱瞻基並沒有直接應下,只說著要跟朱高熾學習。

可若是他真的有心要學習,一直在朱高熾身邊,他又哪裡沒有學會。

更何況朱高熾都還叮囑他兩次了。

只是這些,都是朱瞻基心中的想法,朱棣不知道,他如今只能相信朱瞻基的話語。

朱棣不疑有他,完全沒有多想,此刻只有對朱瞻基的欣慰。

朱棣是真的希望他們老朱家能夠出一個盛世明君,他和朱元璋,都有功於大明,有功於漢人,但他們身上,都揹負著不同罵名。

朱元璋因為出身低微,可是沒有少受那些所謂大儒的嘲諷,加上朱元璋殺了太多的人,風評一直都不好。

而他更加不用說了,起兵靖難,篡位奪權之聲不絕於耳,他就是一個亂臣賊子而奪得的大位,且他自己也殺了不少人。

朱元璋剛打下天下時,各地千瘡百孔,民不聊生,朝廷還要肩負北伐重任,在那種情況,是極為艱難的。

而他在靖難之時,也將半個天下打廢了,後又不斷興兵,大興土木,百姓負擔極重。

朱棣是真的格外的迫切大明能夠有屬於自己的盛世天下,老朱家也有太平盛世之君,大明有真正賢明的君主。

朱元璋將希望寄託在朱標身上,他則是將希望寄託在朱瞻基身上。

朱棣恍惚間,彷彿看見了朱元璋,看見了朱元璋在向他招手。

朱棣笑了,卻是拒絕了。

他還有話沒有說完,他還要將身後事安排好,他現在還不能跟著朱元璋走。

“大孫,你三叔的心思,我知道,你應該也知道了吧。

答應我,不要傷害你三叔,讓他做一個逍遙富貴的趙王吧,好不好?”

對朱高燧,朱棣心頭格外的心疼,原本他是準備這次北征結束後,他親自將朱高燧安排好,以免朱高燧的性命有什麼危險。

但如今,這一天來得太快,他根本沒有提前做好任何準備。

朱高燧是什麼想法,他太清楚了,他知道朱高燧將這次北征視作自己最後的機會,一直在暗中謀劃著。

朱棣也明白,他一旦嚥氣,朱高燧恐怕就要開始行動了。

到時明軍內戰,親叔侄相互殘殺,想到那個畫面,朱棣的心頭就格外的疼。

朱棣是真的不想自己的子嗣相互殘殺,彼此的手裡沾上至親的鮮血。

儘管他也是殺他侄子上位的,但他不想讓這種風氣傳下去。

前有唐朝的玄武門,李世民開了先例,後人不斷模仿。

朱棣是真的不想自己同樣在大明開創一個先例,然後他的後人爭相模仿。

一旦真的成了例制,那他就是大明的罪人了。

朱瞻基看著朱棣祈盼的目光,沒有絲毫遲疑開口。

“爺爺放心,我會善待三叔的!”

朱瞻基心頭其實很不是滋味,當初朱棣逼著他發誓,要善待朱高煦。

現在朱高煦那裡已經不需要他的善待了,如今的朱高燧,同樣還是這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