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王宮。
大殿內,朱高煦與李定榮一臉笑容的看著大漢如今的疆域圖。
“王爺,如今世子攻下這些地方,大漢的疆域在這裡已經延伸到伊巴德派與拉蘇里王朝這裡,可以順勢從阿拉伯海經過曼德海峽進入這裡的紅海。
可惜這裡中部絕大部分地方都是荒漠,如今只能將這些地方納入疆域,但無法在這些荒漠地區進行直接掌控。
據世子傳來的訊息說,這片荒漠裡面有人居住,但如今實在難以深入。
而如今我大漢疆域北部已經達到了莫斯科公國這裡的位置,這一片疆域,南北相差太遠。
比起大明的南北距離,都還要遙遠,接下來的治理,恐怕是一個考驗。”
如今大漢疆域極為遼闊,早已經超越大明,李定榮固然心頭火熱,但擔憂同樣也有。
這麼一大片地方,治理的成本,同樣是極大的。
本來之前打下的南亞、中亞,以及西亞部份地方,就動用了大漢不少儲備的資源,其中就包括人才資源。
現在疆域再度擴大,距離如今他們大漢的都城,實在過於遙遠,後面即便是要遷移人口,都不是那麼容易的,治理難度大,成本高。
朱高煦看著眼前的疆域圖,如今大漢的疆域,他自己都看得火熱。
由東的庫頁島開始,沿東海到南洋,向南到澳洲,再向西越過馬六甲海峽,包括東南亞、南亞在內,一直到紅海東部的那片地方,向北直接達到拜占庭帝國邊地,向北達到基輔公國、莫斯科公國。
李定榮說的治理難度,朱高煦同樣也清楚。
“定榮,治理難度雖大,但必須要進行治理才行。
這些地方,必須要修建鐵路,必須要讓火車執行,要修建出能夠從如今王城通向現在世子所在方向的一條鐵路。
也就是這條鐵路,要穿過東南亞、南亞、西亞,一直到歐洲最東部。
以這條鐵路為主幹道,要能夠向南北延伸,南向拉蘇里之地,北至莫斯科。
唯有如此,才能加強朝廷與這些地方的聯絡!”
朱高煦神情凝重,他很清楚,他說的這條鐵路計劃有多瘋狂。
橫跨的區域太多,一旦開始動工,這必然會是一項世紀工程。
但朱高煦更加清楚,這是必須要去做的,如果不做,朝廷與這些地方的聯絡不深之下,後面極為容易出問題。
李定榮看著地圖,想著朱高煦剛才所說的鐵路建設,整個人都被驚住了。
他是真沒有想到,朱高煦會提出這麼一個瘋狂的想法。
是的,瘋狂,足夠瘋狂,非常瘋狂。
“王爺,若是修建這麼一條鐵路,需要的時間、人力、資源、錢糧等等,以及其他各項物資,恐怕都將會無法想象。”
李定榮看向朱高煦,他其實很想勸朱高煦,要不算了,這個鐵路的建設,是真的駭人聽聞。
這不僅僅是一條鐵路,這條鐵路修建之後,還要向南北延伸,在李定榮看來,這完全就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
但看著朱高煦堅定的目光,反對的話李定榮又說不出口。
雖然這個事極為艱難,看著都不可能完成,但朱高煦創造了太多奇蹟。
如今朱高煦明顯堅定的要去做,他內心深處對朱高煦的相信,使得他說不出那些,只能將這些問題提出來,想要讓朱高煦思考清楚。
這件事,不是現在他們一說就能決定下來的,因為一旦決定,關乎大漢國運也不為過。
朱高煦看向李定榮,目光依舊堅定。
“你說的這些,確實是很大的問題,但這件事,也同樣必須要做。
如今南亞與中亞之地,本就已經在修建鐵路,包括就是東南亞的這些地方,都在開始修建,其實這條鐵路,不就已經在開始動工了嗎?
只需要將各地修建的鐵路平湊一起,連線起來,自然就成了。
至於人力,確實需要大量人手,不過如今我們有著眾多的俘虜,還有許多不願意歸服王化的人,這些人,正好就可以用來修建鐵路。
這條鐵路,可以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但最後只要建成,朝廷就可以對這些地方進行有效掌控,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這件事你不用勸了,我心意已決,這條鐵路,必須要建!”
朱高煦的態度無比的堅決,海上的通道,只能怪輻射到沿海之地,而在內陸腹地,必須要用鐵路來進行覆蓋。
其實朱高煦也無奈,如今這些地方,現在本應該讓子嗣過去就藩了,以這樣的方式來加快這些地方的穩定,加深掌控。
可惜只有兩人年紀夠了,已經出去就藩了,只能等後面才能再度安排了。
朱高煦並沒有因這件事有什麼擔憂,他也不急,他如今還等得起。
他的預期時間,三十年左右,怎麼能夠完成了吧?
他到時同樣可以看見,三十年的時間建成,在朱高煦看來就是值得的。
李定榮聞言也不再說什麼,各地都要修建鐵路,這也確實是事實。
既然是這樣,那不過是後面對鐵路進行規劃,使得各地修建的鐵路能夠連成一條線,最後也算是能夠完成了。
“王爺,這件事臣稍後就去安排,不過還有一事。
如今又下了不少地方,這個人口,該怎麼進行遷移?
大漢才完成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移,現在若是再行遷移,恐怕會打亂內部的結構。”
“先少量的遷移吧,以後這種事也不要來問我,打下來的地方,都必須要填充漢人。
至於疆域擴張太快導致不夠遷移,如今還沒有到那個地步吧,大漢原本各地的人口可是已經不少。
我知道到後面肯定會有難度,但有困難就去解決,要是連這點事都解決不了,那還要下面的人有什麼用?”
這是朱高煦絕對看重的,要是不這樣做,新擴大的疆域,都沒有了什麼意義。
原文化的消除,必須要有新的文化進行填充,最好的方式,就是漢人進入,以日常的方式進行改變,只需要一定的時間,就會逐漸好轉。
至於困難,無非就是有百姓不願意遷移,因為隨著大量人口遷移,且已經進行過了,已經穩定下來的百姓,不想這樣了。
但這些,在朱高煦看來都是需要克服的,無論是許諾更好的條件還是什麼,這件事都是不可能停下的。
李定榮聽後沒有再說什麼,朱高煦這麼說,他只能這樣做。
商議許久,待李定榮下去,朱高煦又看了一會大漢的疆域地圖,笑容再次浮現而出。
現在已經算是進入一部分歐洲的地界了,等這次休養大幾年,消化這些地方,下一個目標,就是徹底打下歐洲。
想到這裡,朱高煦心頭都是一片火熱。
到那時,大漢的疆域,將會更大,不管以後能不能保持住,但起碼,在如今做到過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