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接連磕頭,絲毫沒有停下,頭是真的與地板反覆來親密接觸。
朱高熾看著恢復過來的朱瞻基,心頭最終一嘆。
如今事情已經發生,又能如何,再換其他人,已經是不可能的了,這是朱棣欽定的太孫,而且其他人,沒有絲毫根基,根本無法把握大明的江山社稷。
唯一讓他略微欣慰一些的,起碼朱瞻基還知道自己錯了,恢復理智之後還算是有點人樣。
“起來吧,現在最為重要的,還是處理這件事。
你爺爺病逝的訊息,該傳出去了,不過我們要做好準備。
至於老三的事情,將訊息如實說出來,不過最後要改成你讓他到你爺爺床前認錯,你三叔心中愧對,不敢面對你爺爺,才選擇了自殺。
另外,未能及時阻止悲劇的發生,只因楊士奇延誤了時間,讓你有了錯誤的判斷,將其打入詔獄吧。
待你登基之時,可以為楊士奇平反,再讓他出來,你再施恩於他。”
朱高熾三言兩語,直接將朱瞻基摘了一個乾淨。
不對,準確來說不僅全部摘出來了,朱瞻基還是勞心勞力的人,錯的是朱高燧自己以及楊士奇。
至於這樣對楊士奇,朱高熾也沒有解釋太多。
在朱高熾看來,楊士奇知道得太多了,而且這件事還會成為楊士奇掌握朱瞻基把柄的大事。
一旦後面朱瞻基上位,楊士奇的威脅太大。
而他將楊士奇打入詔獄,將罪責放在楊士奇身上,等朱瞻基再放出來平反,那就是朱瞻基對楊士奇再度施恩。
不管楊士奇領不領情,但至少天下人看見了。
那時楊士奇即便想要以現在的事情做什麼,但這件事在這些年的時間內,已經被定型,那時朱瞻基有的是手段讓楊士奇身敗名裂而死。
如果楊士奇真要那樣做,那就是朱瞻基對楊士奇有大恩,楊士奇不僅不感恩,反而汙衊皇帝,這個罪,可是能夠誅九族的。
因為只要拿出來,那個時候就涉及到了大明三任皇帝。
而且他相信,楊士奇那樣的聰明人,不會那樣做。
只要楊士奇不蠢,待被朱瞻基放出之日,就是楊士奇為內閣首輔掌握大權之時。
他這麼做,也算是為朱瞻基平息那一個隱患吧。
朱瞻基聞言,沒有絲毫反對。
什麼楊士奇,更是完全沒有去說任何保下來的話。
在朱瞻基眼中,楊士奇不過是被打入詔獄幾年,等他登基,就可以出來了,有什麼值得保的?
朱瞻基現在卻是擔心另外一件事。
“爹,我都聽你的,你怎麼說我就怎麼做。
不過這些事情解決了,那二叔那裡該怎麼辦?二叔若是真的起兵靖難,該當如何?”
說起這件事,朱高熾更加頭疼了,更是恨鐵不成鋼的看著朱瞻基。
“你說你,為什麼要控制朱能?為什麼在進入順天府後,還要將朱能打入詔獄?就因為朱能當初與老二走得近,關係好,你就這樣做?
我告訴你,朱能不是丘福,他的幼子雖然在老二那裡,但他一直是朝廷的人。
即便是你讓他帶兵攻打你二叔,他都不會有絲毫的留情。
因為他的一切是你爺爺給的,是大明給的,他家族的根,在大明,他本身又是忠義之人,不會去做那些事,你卻是這樣做,你沒腦子嗎?
而且你哪怕控制了他,你就以為,這個訊息就不會傳到你二叔那裡了嗎?
當初你二叔出去,帶出去的那些人,你真的以為那些就是你二叔的全部家底了?你真的以為軍中就沒有你二叔的人了?
我告訴你,還多著呢,當初靖難之時,你還太小,你根本無法體會你二叔在軍中的威望有多高,就連你爺爺,那時候也只能哄著你二叔。
不然你以為丘福、朱能、張輔他們為什麼願意支援你二叔?你以為他們只是單純的關係好嗎?
這十多年的時間,那些人雖然老死、病死、戰死了不少,但依舊還有一部分人在軍中。
這部分人,你爺爺並沒有剔除,我們也還沒有來得及甄選。
過了這麼長的時間,他們本也不會再聯絡老二,他們也已經一心跟著朝廷。
但就因為老三死了,他們會兔死狐悲,他們會惶恐不安,因為在他們眼中,你連自己的親三叔都下得去手,更遑論他們。
他們必然會聯絡老二,並且老二若真的起兵靖難,他們甚至還會助老二成事。
若是你沒有這樣處理朱能,還能讓朱能出面安撫這些人,但現在,全部都晚了!”
說著這些,朱高熾又開始對朱瞻基有了很大的想法。
他是真的想不通,這人怎麼這麼蠢,怎麼這麼自以為是,還有那楊士奇也是,竟然連這些都想不到。
本來朱高煦出去十多年,這些聯絡都該斷了的,朱瞻基反而讓那些人又要開始聯絡朱高煦,他都很是頭疼。
關鍵是剩下的那些人,他都還沒辦法甄別,因為到底是哪些人會聯絡,哪些人心向朝廷,根本選不出來。
一旦全部處理,必然會引得軍心震動,人心惶惶。
朱高熾是真的頭疼,現在即便他去放出朱能,都為時已晚,而且朱能恐怕都已經能夠猜到這些了。
無論朱瞻基還是楊士奇,還是低估了朱高煦當年的影響力了啊,唯有他,可是記得清清楚楚。
巔峰時期的朱高煦,讓朱棣都得變著法的哄著來,說話都是輕言細語的。
也就那個時候的朱高煦沒有那些心思,以及朱棣後面在第一時間就分化朱高煦的勢力,要是朱高煦真的學李二,早早動手,這個天下究竟是誰當皇帝,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朱瞻基聽到聽著這些,心頭更加的沉重。
他其實知道朱高煦當初在軍中的威望很高,很得軍心,眾多武將勳貴支援朱高煦奪嫡,但他真的沒有料到,朱高煦當初的影響力有朱高熾說的這麼高啊。
十多年的時間過去,他是真的以為朱高煦在大明已經沒有任何人了,他是真的以為朱能這些人支援朱高煦,是因為和朱高煦的關係好。
想著這些,朱瞻基心頭更加不是滋味。
奈何事已至此,已經無法補救。
“爹,還有什麼辦法可以化解這次的危機,能夠阻止二叔起兵靖難嗎?”
現在朱瞻基已經沒有了其他想法,他只想將這些事平息下去,他不想看見朱高煦此刻起兵靖難。
本來朱高煦的實力就更強,現在明軍精銳才從前線撤下來,以及他做的這些事,朱瞻基自己想想,只有無盡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