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手搭在朱高熾肩上,一手搭在朱高煦肩上,雙眼近乎於期盼的看著兩兄弟。
對於自己的兒子,他哪有那麼多的心思,只不過是迫於朝局穩定,而那樣做的罷了。
這次士大夫群體的發難,讓朱棣徹底看透了這些人。
這些人確實有大本事在身,治理天下也確實離不開這些人,他對朱高熾的教訓,就是要讓朱高熾看清這些人的面目。
這些人要用,但必須得有防範,因為這些人會想方設法的分走帝王手中的權力,一旦分走,想要再集中回來,就真的千難萬難了。
當了這麼些年的皇帝,以及從歷朝歷代史書裡看到的,朱棣能夠明顯感受到,他對朝堂的掌控力,都有些比不上他的父親朱元璋了。
因為他的威望,不足以與朱元璋相比,也就是他是靖難上位的,有自己的鐵桿心腹,牢牢把控著軍權,展現出來的狠能夠震懾住這些人,但這些人的小動作,卻一直未曾停下。
然而繼他之後,無論朱高熾,還是他心中已經內定的朱瞻基,他很清楚,威望與他比起來會逐漸降低,若是不警惕這些人,哪天被這些人坑了,恐怕自己都不知道。
繼唐宋以來,朱棣看得同樣清楚,天家子嗣爭鬥越是猛烈,下面的這些人,越是受益,這些人的權力,總會在暗中悄然增大。
他無法保證每個臣子是真的忠於皇帝,忠於朝廷的,他只能儘量讓繼承人儘可能的優秀,儘可能的增加威望,讓自己的子嗣儘可能的減少爭鬥。
原本他其實也並沒有想這麼多,但這次滿朝大部分人的奏摺,讓朱棣看見了危機,看到了不好的訊號。
至於那些人想要以這樣的方式讓他妥協,是不可能的,他不是朱允炆,沒有那麼好欺騙,他有著很強的主見與自己的想法。
現在他只希望朱高熾與朱高煦能夠和睦的相處下去,一內一外,以保大明永昌。
至於朱高燧,朱棣已經是放棄了,儘管他心中喜愛朱高燧,但實在難堪大用。
朱高熾看著朱棣,雙眼紅潤,一臉感動。
他心中也確實感動,朱棣這次的目的,這個時候他要是還看不到,他這個太子就未免過於無能了。
這是朱棣在教他今後繼位要注意,是在肯定他,但朱高熾自己心中也很清楚,那些人,確實是既要用,又要防。
他也是這樣教導朱瞻基的,他雖然是太子,但很多事情他看得也很透,尤其是他讀的書比朱棣還多,這方面他比朱棣更懂。
世人以為他不懂軍,但殊不知,朱棣靖難時,他在後方,雖有徐妙雲,但他是站在前面做實際指揮的。
當初堅守北平,他也是在城頭拔刀殺過敵的。
他只是不能像朱棣、朱高煦這樣親身上陣殺敵,沒有那些勇武罷了,不代表他不會打仗。
所有人都以為他和那些文官關係很好,但誰又知道他內心對那些人的提防?
他和朱高煦的矛盾,其實他一直在退讓,他一直沒有反擊,是他沒有反擊的能力嗎?
之前朱高煦的勢力確實很大,但還沒有達到讓他無法反擊的地步,他也不僅僅只是因為自己是兄長,不能加劇矛盾,而是他知道的更多,考量更多。
他更是沒有想過對朱高煦不利,這次朱高煦回來,雖然他答應了朱瞻基,前面他也確實有這樣在做,但他知道那些人都想要朱高煦留下時,他便立即停下了動作。
如今朱棣明顯是要讓他與朱高煦一內一外,他也知道這是朱棣在為他好,因為有朱高煦在外面,那些人只能依附在他這裡,而且要起爭鬥,那些人自己也會控制。
因為一旦爭鬥過於猛烈,就是在給外面的朱高煦機會。
這些人的特點,就是有外在的威脅時,會統一起來先滅威脅,沒有了威脅,內部爭鬥就將會頻繁開始,甚至在滅外在威脅的過程中,也會想辦法解決內部的‘敵人’。
朱棣相信他能控制住朱高煦,朱高熾也相信,他和朱棣實在想不到朱高煦在外面得該怎麼做,才能有比肩大明的實力,在他們看來這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朱高煦此刻同樣心緒複雜,他想了很多種可能,他是真沒有想到,朱棣會讓他和朱高熾化解矛盾,將以往的一切,攤在明面上。
朱高煦又有些想笑,之前他與朱高熾的爭鬥,真的全部是他的問題嗎?要是沒有朱棣一步一步的引導,他會和朱高熾那樣爭嗎?
合著現在朱棣自己想開了,知道了他真的沒有之前的野心了,就想要以這樣的方式讓他和朱高熾和解是吧?
與朱高熾和解,朱高煦其實並沒有什麼意見,但朱棣這番話,完全是把以往全部推給了他,錯的就是他,朱棣一點不粘鍋一般。
尤其是他在外面的作用,朱高煦都大致能夠想到了,今後他恐怕就是朱棣以及朱高熾在外面的刀了,既能威脅內在的那些人,又能在外面幫大明清理外部。
看著現在朱棣期盼、擔憂的神情,看似一家人,實際上對他還是利用,朱高煦對這種感覺,很不喜歡。
朱棣做的那些部署,在大漢邊地的大軍,他不也像朱棣口中的那些士大夫一般嗎,對他不也是既用,又防嗎?
尤其是在大漢的核心圈層,還有朱棣的人,都是在防著他啊。
朱高煦沒有太多的情緒,原身與眼前的兩人是一家人,但他只與徐妙雲是一家人,他只認可徐妙雲。
他敬佩朱棣,那是客觀角度的敬佩,永樂大帝確實值得敬佩,但不代表他認可朱棣是一家人。
朱棣的意思,他也差不多知道了,他想要回到大漢,這個要求,他必須要答應,只有答應,朱棣才會讓他回去。
朱高煦沒有情緒,是因為他相信自己,相信他的大漢,終有一日會超越大明,他要讓朱棣與朱高熾看看,如今對他的利用,將他當做一把刀,將來大明會成為他的刀。
大明需要在外面有一個大漢來做那些事,起那些作用,到時的大漢,也將會需要一個大明來起那些作用。
如今他弱小,他忍,待到強大時,攻守當易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