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06年,大明永樂四年七月。
“安南小國,敢伏擊大明之軍,更是殺我大明之官,罪不可恕,當誅!
朕決議,發兵三十萬,攻滅安南!”
南京恢弘磅礴的紫禁城宮殿內,朱棣威嚴又憤怒的聲音迴盪在大殿之中。
建文元年,安南外戚黎季犛奪位,於永樂二年向朱棣請求冊封,被封為安南國王。
然而同年,原安南王之孫陳天平來到大明,當大明得知原因,調查之後,於永樂四年,也就是今年數月前,朱棣派都督黃中率領五千軍護送陳天平返回安南。
隊伍之中,前大理寺卿薛巖擔任副手,然而在芹站遭遇安南大軍埋伏,明軍損失慘重,陳天平被殺,薛巖同樣被安南所殺。
訊息傳回,朱棣勃然大怒,然而第一次召叢集臣商議此事時,卻是被解縉等人所阻,這讓朱棣極為不快,甚至對朱高熾都有些不喜。
因為阻攔的人都是支援朱高熾或者就是東宮的屬官,可以說都是朱高熾的人。
如今這是朱棣第二次商議出兵之事,但這個語氣,擺明了是一點商議的意思都沒有。
在朱棣下方,站在武將一側的最前,次子朱高煦正有些迷茫的打量著周邊。
“確定了,我這就是穿越了啊,還是到了大明永樂年間,成了大明的漢王朱高煦。”
至於朱高煦怎麼確定的,就是因為腦海中的記憶,都在告訴他如今是大明,不是那個二十一世紀了。
朱高煦都想不通,明明他什麼也沒有做,就是睡了一覺,醒來就到了這裡,他憑什麼會穿越啊?
然而如今朱高煦卻是來不及思考這些,因為哪怕沒有朱高煦的記憶,他可是都清楚朱高煦的結局。
他一個活生生的人,愣是被他的大侄子朱瞻基給直接做成了燒烤。
朱高煦想想那個被烤的場景,一股寒意從腳底直衝腦門。
那可是活生生的炭烤烤死啊!
就想想都是不寒而慄,要是讓他這樣走一遭,朱高煦說什麼也不願意。
朱高煦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這一世,決不能再被活生生的給烤死,他決不能坐以待斃,他必須要改變這個結局!
當即腦細胞開始擴散,全部被動用了起來,然而一番思考下來,朱高煦回憶著以往的記憶,以及自己前世所知道的,他突然發現,留在大明,好像有些不太可能。
他本來坐鎮開平,節制武安侯鄭亨、武城侯王聰、安平侯李遠等人,伺機征討北元。
卻又因為所謂的‘天象預警’,停下所有的準備,又返回宣府屯田,再返回順天府北平。
然而因為丘福、朱能、王寧等勳貴外戚支援他為太子失敗,又被調回南京,成為了大明漢王。
朱棣又在去年,以大寧前衛、濟州衛、天策衛為漢王府的三護衛,使得他這個原身再度萌生奪嫡。
想想這些情況,再想想勳貴外戚都是支援的他,朱高煦覺著,哪怕他是太子,他都不能容忍有這麼一個弟弟。
本身在軍中的威望就無比的高,靖難之中,可以說朱高煦立下汗馬功勞,又救過朱棣的命,朱棣偏偏在立儲上還猶豫過,他又有這麼些支援,誰放心得下?
尤其是他那個大侄子朱瞻基,面對這麼一個叔叔,隨時都得擔心,而要一勞永逸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幹掉他。
哪怕他就此隱居,不管大明任何事,朱高熾可能會放過他,但朱瞻基都不會,就因為他的身份,他是嫡子,輩分還比朱瞻基高。
而且他也不想被自我囚禁,來到大明,身為朱高煦,可以說就是大明的第三號人物,他幹嘛要自廢武功?
朱高煦想著這條路不能走,這完全就是將自己命交到別人手上,這完全不是他想的。
剩下那條路就是爭,然而問題是他該怎麼爭?
朱棣明顯是要堅持立嫡立長的,而如今朱高熾也當了近三年太子,地位都穩固了,文官清一色都是支援朱高熾的。
他雖然有勳貴外戚支援,但他上面還有一個朱棣,這些人還能怎麼支援?
他能爭的,或者是能夠做的,就是學李二,來一次大明版的玄武門。
然而問題又卡殼了,朱棣知道他的本事,在立了朱高熾為太子後,就防著他這一手呢。
而且這些支援他的人,可未必會跟著他一起造反。
造朱棣的反?
他在軍中再有威望都很難成功,然而一旦等朱高熾繼位,他的成功率會越來越小。
畢竟朱高熾也不傻,肯定會有自己的安排,也在防止他來這一下。
前有李二的玄武門,現在又有朱棣的靖難這麼一個典範,只要腦袋正常,誰都會防著他來這一手,誰讓朱棣帶了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