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離開東廂房,先是去雲兒的房間呵護關心了一番,然後又回到了鹿呦呦這裡。
鹿呦呦已經梳洗停當,正站在床邊收拾衣物。
“你忙完啦?”鹿呦呦說話不痛不癢,讓樂山不知道該怎麼接茬。
“還沒來得及洗臉!”
“我就知道,已經給你打好水了,自己去那邊洗吧。”鹿呦呦用頭向著梳妝檯前面架子上的臉盆點了點。
樂山應聲去洗臉,扭頭只見鹿呦呦已經坐在床邊發呆。
“呦呦可是心中不悅?”樂山擦乾了臉,走到鹿呦呦的身邊。
“雲兒有喜我怎會不悅,我是那麼小心眼的人嘛?”樂山的話倒真的讓鹿呦呦有些不高興了,賭氣說道,“我只恨自己不爭氣。”
“你怎麼能這麼說,你的身子是為了救我才受了損,若非如此,也早就有孩子了。”
“話是這麼說,但也總是心酸的,也不知道我還能不能懷上孩子。”鹿呦呦越說越難過,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
“前些日與你練功,我覺得你海底輪中的幽冥寒氣已經消失殆盡,應該很快就能大好了。”
鹿呦呦委屈的點點頭,天機神功已經練到了第七重,她也能感到身體的變化,但家中的妾室比自己先有了身孕,對她還是不小的刺激。
“若不是有你,我的命早就沒了,哪裡還會有懷遠和雲兒的孩子,說來全家都要感激你。”樂山靠近呦呦,話說得情真意切。
“我不要你感激,我只要你愛我。”
“我愛不愛你,難道你感受不到嘛?”樂山從背後摟住了鹿呦呦,在她耳邊輕聲的說道。
“你對我的好,我自然是知道的。”鹿呦呦在樂山的懷中破涕為笑,嫣然回頭看著樂山的眼睛說道,“有沒有孩子都不重要,我只要有你便知足了。”
鹿呦呦被樂山摟著親暱了一陣,情緒才漸漸的穩定下來。揚州李宅的日常,彷彿是中唐社會的一個微縮盆景,既有江南的綺麗風情,更充滿了亂世浮生中人性與利益的碰撞。
當天晚上,鹿呦呦從驪山老母送給自己的藥材當中,挑選了最好的血燕、阿膠和老參,準備送去廚房給雲兒補身子。
剛走到廚房門口,卻聽見兩個丫鬟正在私語,原來是雁玲和彩霞。
“這麼晚了,姨娘還想吃東西?”
“她說她晚飯時沒什麼胃口,這會有些餓了。”
“沒說懷孕之前,也沒見她這麼多毛病,我看她這是仗著老爺和大娘子稀罕孩子,故意刁難我們這些做下人的。”
“你也別這麼說,有身子的人,口味和性情都會怪些。”
“原本都是做下人的,她現在攀了高枝,卻還要我們去照顧她!”
“你莫非也想攀高枝,我這便與大娘子說去,讓她做主把你也收進房裡去!”
“我可沒那個福氣!”
“那你便是想找戶好人家嫁了去!”
“莫拿我打趣,你知道嘛?”彩霞突然放低了聲音,偷偷對雁玲說道,“她那胎,是從瓊花觀求來的,我聽說這瓊花觀可是妖的很。”
“此話怎講?”
“聽說瓊花觀求子最靈,但心不誠或身帶‘不潔’的,求來的恐是‘妖胎’呢……前朝不就傳說有婦人求來花妖轉世的孩子麼?”
“你的意思是?”
“你不知道雲兒自小是在妓坊里長大的嘛?”
“彩霞,你這話可莫讓姨娘和大娘子聽見了。”聞聽此言,雁玲用手捂住了彩霞的嘴,神色慌張的左顧右盼。
“那是自然,我是怕她給咱府裡帶來不詳。”彩霞推開雁玲,繼續忙著手中的活計。
“咱做下人的,服侍好主子便是,平日裡主子也待咱們不薄。”
“我看咱們這府中啊,也就是二娘子的性子最好,對我們也最寬厚。”
“咳,咳!”鹿呦呦一聲清咳打斷了兩個丫鬟的對話,“彩霞,這些藥材你收好了,日後燉給姨娘補身子。”
“是的,二娘子!”彩霞急忙從鹿呦呦手中接過,臉色難堪的收拾起來,也不知道自己關於“妖胎”的話有沒有被二娘子聽見。
“雁玲,你現在要照顧姨娘,大娘子那邊若有什麼需要照拂,你儘管來跟我說。”鹿呦呦卻沒有理會彩霞,而是扭頭囑咐雁玲道。
“知道了,二娘子,那我先回偏房去了,姨娘還等著吃這細面呢。”雁玲應了一聲,著急忙慌的端著一碗熱騰騰的麵條離開了廚房。
鹿呦呦看了彩霞一眼,並未再多說什麼,轉身回屋。
樂山正坐在西廂房內看書,見鹿呦呦回來,放下書,笑臉相迎道:“你這是去哪了,我等你好一陣子了。”
“去了趟廚房,你怎麼來了?”
“剛教寧兒練了回武,懷遠聽見動靜也要來湊熱鬧,雙雙被韋雪拉回去唸書了。”
“那你又在唸什麼書?”
“這是李含光的《周易義略》。”樂山把書合上,遞給鹿呦呦看。
“是茅山上那個老神仙?”
“正是!”
“說起來,當年若不是去九皇會上找他趙歸真,還遇不到李大哥你。”
“正是如此!”
“大哥一向不崇道門,你怎麼看起他的書來了?”
“這李含光卻非普通道門中人,我聽聞他回到了龍興觀,打算前去拜會,你陪我一道吧。”
“你去便去,我去恐不合時宜。”
“如何不合時宜,那《白虎七變經》便是從茅山流出,如今在你手裡,也算是機緣,你自然見他一見!”
“郎君既如此說,我去便是。”鹿呦呦翻起手中的《周易義略》,邊看邊問道,“這書裡說些什麼?”
“一陽初生,太極未形之先,持守中爻.......”書中盡是些卦辭,鹿呦呦看不明白。
“老神仙將丹道與易象合一,以“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總綱;以《易》之‘無思無為,寂然不動’詮釋心性澄明;以爻辰運動對應精氣循任督二脈運轉的節律。”
“便是以卦象和卦辭對應煉丹和武學修煉?”
“正是,如‘復卦’(䷗)喻‘活子時’陽氣萌動,為採藥煉丹的關鍵時機;‘泰卦’象徵陰陽調和;乾坤二卦被視為鼎爐,六十四卦對應周天火候變化;坎離二卦如腎水與心火的交媾,對應丹道‘水火既濟’,云云。”
“如此說來,這《周易義略》卻與天機神功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調和天地陰陽之氣,萬法本就同宗!”
“好,那明日我便隨你去一趟,看看這老神仙到底長什麼樣!”
白日的溽熱尚未完全散盡,空氣裡浮動著一種溫潤的、帶著水汽和草木蒸騰的暖意。更鼓聲從官衙方向沉沉傳來,一慢一快,“咚——咚!”,宣告著時辰的流轉,但並未能立刻按下這座東南巨邑沸騰的脈搏。十里長街正是華燈初上之時,酒肆的招旗和燈籠在微風中輕舒慢卷;朱門繡戶緊閉,院牆內隱隱傳來笙歌笑語。香料鋪裡的安息香、沉水香,街上婦人髮髻間新簪的梔子、白蘭的甜香,與“百索粽”箬葉的清香陣陣交織纏繞,提醒著人們端午將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