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正濃,正是偷襲的好時機,樂山衝扎西河點點頭,副都督一聲呼哨,埋伏的南詔士兵從兩側的小樹林中殺出。大唐的軍隊遠道而來,長途奔襲之後正是人困馬乏,更何況他們是來進攻南詔的,卻沒有想到被南詔人反咬一口,出乎預料之下,人慌馬亂,一時間潰不成軍。兵家常識:擒賊先擒王,樂山第一個劫住了領頭的兩位主將,二人一邊舉刀棒抵擋,一邊指揮手下軍兵不要慌張。樂山則在二馬之間周旋,如果不是不願多傷性命,早已將其斬下。原本答應幫助鳳迦異,就是不想更多的生靈遭到毒手,樂山自然不願為保護某些人,而殺害其他人,然而這一猶豫不要緊,卻耽誤了戰機。
唐兵在主將的指揮下,逐漸鎮定下來,南詔前來偷襲的人馬不多,一時無法將其制住,雙方混戰在一起。遠處的主力部隊似已聽到了這邊的喊殺聲,隱隱的有大隊的火把正在向這邊移動。史天賜見勢不妙,放開交手的敵人,幾個箭步飛躍到樂山的戰團,雪花神劍一揮,馬上的一位主將當即被從背後削掉了腦袋。
人頭飛落,樂山一愣,呵道:“兄弟,莫傷人性命。”
“兄弟,如此糾纏,敵軍主力將回,任務必失,帶來這些南詔子弟也活不了,切勿婦人之仁!”樂山知道天賜說的對,卻下不了狠心,正在猶豫之間,敵人的另一主將看見夥伴被殺,心知不好,使出撒手鐧,手中的狼牙棒迫空而來,同時扭轉馬頭就跑。樂山一時猶豫,卻沒有料到敵人的殺招,狼牙棒已到眼前,再想躲閃依然來不及了,樂山提氣擰身,避過正面,卻還是被棒上的倒刺劃傷了肩膀。樂山的肩膀在武當受傷之後本就沒有痊癒,此次再受創,把前次的傷口也帶開了,不由得痛徹心肺。史天賜不由得大驚,躍到樂山身邊檢視,樂山擺擺手,示意不妨事。史天賜怒從心起,用腳尖挑起地上的狼牙棒,奮力一擲,棒帶風聲,正中那將的後腦,可憐此人還沒來得及逃出多遠,就被自己的兵器砸的腦漿塗地。
一見自己的兩員主將紛紛被殺,唐兵再次亂了陣腳,不一刻就被殺的丟盔棄甲。扎西河也率領手下趁大唐主力趕回之前,一把大火點燃了輜重。唐軍這次運來的物資果然包括了大量的攻城裝置,包括木炭,弓弩和雲梯。這一把火不要緊,木炭當即燃燒起來,而且越燒越旺,等大唐援兵趕到的時候,不僅無法撲滅大火,輜重燒了個精光,連整個山頭的樹林也被連成了一片火海。火光沖天,數十里之外的鄯闡城樓上都看得清清楚楚。
第二日的黃昏,樂山、天賜等人繞過山路,回到了昆明縣城,鳳迦異早已得報,親率眾將在城門內兩邊夾道歡迎。聽完扎西河的稟報,當即就要獎賞,樂山堅決不受。王子又要大擺筵席,犒賞有功,樂山只稱自己受傷不適,請求早些回府休養。其實不僅韋雪和靈兒擔心他們,樂山和天賜又何嘗不掛記兩個女人,匆匆回到都督府,各人見面,這才放下心來。
缺少了攻城的器械,唐軍的攻勢果然減弱了許多,且之前吃了虧,已退出數十里安營紮寨,平時大多數時候改為在城外叫陣。鳳迦異深知敵人兵多將廣,且深諳兵法,正面對戰一定凶多吉少,因此堅決的閉門不出,兩軍就這麼僵持住了。半個多月過後,鳳迦異開始有些著急,大唐軍隊這麼圍困下去,雖然昆明縣城儲備豐厚,但是無奈軍民眾多,時間長了,也難免吃緊。鳳迦異也找樂山和天賜商量了幾次,可是明顯的敵眾我寡,大家都沒有什麼好的對策。
這一日,樂山正在房中休養,韋雪一個人不好意思常常過來探望,所以特意拉著雪奴和史天賜一起過來聊天。樂山沒有什麼大礙,幾人商量更多的是下一步該怎麼辦,正在這時,有小廝敲門進來,端著一大鍋的湯藥,原來是鳳迦異派人送來的補藥。
“這是什麼?”待小廝出去,韋雪好奇的開啟鍋蓋,用勺子攪著湯水。“哎呦,好惡心!”一條條蟲子一樣的東西漂浮在水面上。
“這是鳳迦異讓藥師配的犛牛肉燉冬蟲夏草,據說軍中大將受了傷都喝這個,是大補的療傷聖藥。”
“沒錯,這是冬蟲夏草,我在天山的時候也曾見過,非常珍貴。”史天賜湊過來看了一眼,道:“據說犛牛對此物最為敏感,每到春天都會上山尋找此物以強健身體,吸引異性。所以採藥之人常常跟隨犛牛之後,方能覓得此物。”
“難怪這昆明縣城中隨處可見犛牛,滿地的牛糞,臭都臭死了。”
“犛牛肉本身也是充飢補給之物,南詔地處高原,正是特產。”
幾個人正在討論著眼前的湯藥,樂山突然靈機一動,計上心來。
第二天的夜裡,樂山和史天賜帶著鳳迦異挑選出來的三十位會一些武功的武士,穿上玄服,乘著夜色越過城牆。這三十多人,沒有帶利刃,卻每人帶著一把小匕首和一包鳳迦異從全城收集的冬蟲夏草。唐軍在數十里之外駐紮,中間的幾里地成為夾縫中的空地,這三十多人就在這一片空地上挖起了洞,埋上了冬蟲夏草。忙活了半夜,遠處的唐軍並無發覺,眾人神不知鬼不覺的已然回到了城中。
次日一早,鳳迦異整理出三千人的騎兵隊伍,自己披掛整齊,親自領兵,開啟城門,帶著雪獒一起,向唐軍的駐紮之地發起進攻。正值唐軍用早飯之際,也沒有人預料南詔的部隊敢於主動進攻,大唐的營寨一度被鳳迦異的騎兵衝的七零八落,炊煙裊裊變成了烽火連營。
但大唐鐵騎畢竟身經百戰,不一會就反應過來,建寧王李倓親自壓住陣腳,重整戰力,開始反擊。鳳迦異只有三千人,很快就抵擋不住,衝擊了一圈之後迅速撤退。大唐的主力逐漸合圍,一萬多的騎兵很快開始追擊鳳迦異的隊伍。唐軍將領從一開始的驚愕變成了訕笑,南詔人居然主動出城送死,如此好的戰機怎能貽誤。鳳迦異的騎兵逐漸向南詔城撤退,距離城門越來越近,唐軍也越追越緊。此時樂山和史天賜正在城門之上緊盯著兩軍的一舉一動,心中拿捏著時機。在鳳迦異的隊伍距離城門還有半里的時候,樂山擊鼓,史天賜揮旗,只見南詔城城門洞開,同時鳳迦異的騎兵突然向左右兩側分開。唐軍人數眾多,還來不及反應,南詔城裡突然奔出數百頭犛牛,每頭犛牛的角上都插著尖刀。犛牛們起初是被驅趕出城,出城後並不知所措,擁擠在城門口打轉。唐軍也被這景象搞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就在主將猶豫了一下要不要繼續追擊之際,犛牛們似乎反應了過來,不是反應了過來,而是聞到了他們最熟悉和渴求的味道。而這味道就在唐軍正在行進的道路上,這便是前一晚樂山他們埋放的冬蟲夏草。一瞬間,犛牛們像瘋了一樣向唐軍的方向衝來,一分鐘前還在譏笑南詔軍隊和犛牛的唐軍頓時不知所措。退,轉身的速度沒有犛牛衝擊的速度快;戰,不知道如何抵擋犛牛的猛攻。也就在這一猶豫之間,犛牛已經衝入了唐軍陣中,犛牛數量雖少,卻無畏生死,只要是擋在他們與蟲草之間的就是死敵。一時間衝在前面的唐軍被犛牛衝的七零八落,死傷無數。前隊一亂,中軍開始掉轉馬頭向後撤退,無奈唐軍人數太多,殿後的部隊還沒搞清楚前面發生的事情,並沒有停止腳步。這一下被撤退的中軍踏個正著,頓時亂作一團,哀鴻遍野。
樂山和天賜見狀,二度擂鼓、揮旗,之前分兵兩路撤退的鳳迦異騎兵又迂迴從兩翼開始進攻潰敗的唐軍。而南詔城裡也殺出另一支步兵,幾處合圍,一炷香的功夫,唐軍一萬騎兵,和跟隨騎兵而來的一萬步兵被打的潰不成軍。多虧有建寧王李倓縱馬向前,率後隊趕來,止住唐軍騎兵後撤,否則自相踐踏者更甚。而此時的犛牛們開始悠閒的翻著土裡的蟲草大快朵頤。南詔軍隊並不繼續追擊,收拾了些戰利品,犛牛也吃的差不多了,趕著犛牛回城慶功。只留下方圓幾里的戰場上,都是大唐士兵被牛角利刃切的七零八碎的屍體,被自己的鐵騎踩的哭爹喊孃的傷兵,慘不忍睹。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