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青城

第11章 疾風驟雨

樂山跟隨王維的車馬一路東行,大半月之後便到了南陽,在菩提寺的門口,王維從馬車上下來,樂山立刻走上前去,向王維磕了三個響頭,感謝救命和相送之恩。

“你叫什麼名字?”王維看著跪在地上的樂山問道。

“我叫李樂山。”

“嗯。”王維點點頭,回到自己的馬車裡,半炷香的功夫,拿著一封信走了出來。

“少林不是人人都進得去的,你拿著此信,或可有所助益。”王維把信遞給樂山,又命管家拿了一個包裹。

樂山萬萬沒想到,王大人竟然會為自己這麼一個萍水相逢的人做到如此厚待,這大恩大德真是不知道以何為報,還愣在當場,王維已經轉身進了菩提寺的山門。

樂山正要離開,卻聽見寺裡傳出了誦經之聲,心念一動。

“王維如此善人,卻要不遠千里專門來拜會這神會大師,這神會大師又是何方神聖,自己為何不瞧上一瞧。”

樂山等王維府上的人都進了寺院之後,悄悄的跟了上去,裝作落單的小廝,倒也沒有遇到阻攔。

來到菩提寺內,院子裡已經佈置好了講壇。講臺的最高處盤腿坐著一個老和尚,正在閉目養神。講臺下圍坐著一圈誦經的僧人,僧人的外圍是一排排的善男信女,達官貴人,各個垂手而立,神情肅穆,王維也站在其中。

不一會,誦經之聲停息,只見臺上的老和尚緩緩的睜開雙眼,向著臺下的眾人環視微笑,開口說道:“貧僧今日繼續為各位講解先師的《六祖壇經》。”

臺下一片稱頌。

“昨日說到五祖秘傳衣缽與慧能,命其速去。慧能發足南下,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印宗聞說,歡喜合掌,言某甲講經,猶如瓦礫;仁者論義,猶如真金。於是為惠能剃髮,願事為師。惠能遂於菩提樹下,開東山法門。”

樂山沒有聽過上回說的是什麼,只能繼續往下聽。

“次日,韋使君請益。師升座,告大眾曰: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復雲: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唸。口唸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唸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說到這裡,臺上的老和尚停了下來,繼續合上了雙眼,道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

臺下所有人跟著一起誦唸,只有樂山聽的雲裡霧裡,但似乎又有一種莫名的力量在抓住自己的心。

樂山再次聽到誦經聲已經是在嵩山少林寺,不過那已是在數月之後。

數月之後京兆韋氏舉行了殊勝空前的祭祖儀式,原因是彭城公房的長房韋堅剛剛調任回京任刑部尚書。韋堅因修漕運之功,被封韋城縣男爵,頗得聖人青睞,李隆基特許韋氏一族配享皇室的祭祖規格。

韋見素屬於韋氏的南皮公房,雖然和韋堅不是一房,但之前尊聖意協辦祭祖,自是盡心盡力。韋堅的妹妹又是太子李亨的太子妃,於是各房的女眷們也紛紛藉機前往覲見。

祭祖儀式在韋氏宗祠舉行,盛況空前,朝中的王公大臣也紛紛前來拜謁,連太子李亨也親自到場,可謂無限榮光。但是韋見素和韋堅二人心中卻是各懷心事,城府不宣。

祭祖儀式完畢,二人相見。韋見素與韋堅年紀相仿,但輩分上韋見素卻比韋堅大。韋堅欲行大禮,被韋見素一把扶起。

“尚書大人,不必行此大禮!”

“自家人,哪有什麼尚書,叔父在上。”韋堅堅持要行禮,韋見素又哪裡會同意。

“恭賀大人升遷刑部尚書。”

“有何可賀,名為升遷,李九郎的心思,別人不明白,叔父您還會不懂嘛?”

“大人的岳丈乃是李相的舅舅,李相自是胳膊肘往裡拐的。”

“話雖這麼說,但李相與太子不和。”韋堅看了看四周,放低了聲音說道,“叔父你是知道的。”

韋堅曾與李林甫交好,此番調任京都,卻被削了水陸轉運使、勾當緣河及江淮南租庸轉運處置使等實權,皆為李林甫嫉妒之故。韋堅心懷不滿,知韋見素與李林甫不睦,此番就是來試探他的。

“尚書大人此言差矣,李相,太子殿下都是皇帝的臣子,何言和與不和。”

“叔父所言極是。”韋堅被韋見素一句話堵了回去,他本想借此機會拉攏一下這位叔父,卻沒想到被潑了一頭冷水。

“尚書大人莫忘了三庶人的前車之鑑。”韋見素和李林甫是政見不合,但是牽扯到帝王‘家事’是大忌,自己之所以一直得到李隆基的信任,就是他懂得只效忠玄宗皇帝一個人。

“叔父提點,如醍醐灌頂,侄兒銘記在心。”韋堅見拉攏不成,立刻轉移了話鋒道,“我對聖人絕無二心,只是舍妹畢竟是太子妃,我只是怕李相因此對我有所嫌隙。說起舍妹,她可是最歡喜叔父家的兩位千金了,常在我面前提起,兩位妹妹一位知書達理,一位聰穎活潑,叔父好福氣啊。”

太子妃處,韋晴、韋雪正和薛王妃、永和公主、永穆公主、獨孤峻等宗族女一起陪侍。韋雪不喜歡和這些端著公主架子的遠房親戚廝混,但韋晴心中卻有著自己的盤算。

原來太子和韋妃的兒子李僩與韋晴年紀相若,二人幼時在韋氏私塾相識,韋晴早就芳心暗許。李亨被封為太子之後,韋晴更是在自己心裡打起了攀龍結貴的盤算。阿爺雖然希望自己能夠嫁給安祿山的兒子,但這件事一天沒定,韋晴的心裡還是奢望能夠攀上李僩這棵高枝。

“娘娘,這是我近日繡的女紅,還請娘娘看看哪裡繡的不好。”韋晴靠近太子妃身邊,向太子妃請安示好。

“你繡的都好!”太子妃韋氏把韋晴拉到身邊,撫摸著手背對身邊的女眷們說道,“你們看我這妹妹,生的越發俊俏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