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青城

第13章 藏汙納垢

圓通、圓志和圓空三人順利進入達摩堂,本以為可以開始接觸少林最精粹的武功,沒想到等待他們的確實更艱苦的考驗。

達摩堂的首座凡健是少林掌門無過大師的嫡傳弟子,掌控達摩堂多年,根深蒂固。其他各房對達摩堂都是心慕手追、妒名嫉能,甚至連其他無字輩的長老,因為掌門的緣故,對達摩堂也是禮讓三分。

然而達摩堂內部卻是錯節盤根、雲譎波詭,剛剛進入達摩堂的三人不知深淺,只能韜光晦跡,低調做人,卻被師兄們發配了些最苦最累的髒活粗活,至於少林的武功精粹,邊也沒有沾到。

樂山在少林寺苦修的同時,千里之外的長安城也正在醞釀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先是刑部尚書韋堅因為勾結太子李亨和河西節度使皇甫惟明,被李林甫誣告謀反。

原來這韋堅不聽韋見素勸告,回京之後結交朋黨,尤其是與隴右河西兩鎮節度使皇甫惟明私相授受。這皇甫惟明與李林甫一向不睦,入朝後常勸玄宗罷免李林甫,是李林甫的眼中釘肉中刺。

共同的敵人讓韋堅和皇甫惟明走到了一起,誰知道,這卻犯了李隆基的大忌。

朝臣之間有政見不合這是常事,但韋堅的身份特殊,他的妹妹是太子妃。他的一言一行都會被當作是在替太子出面,為太子籌謀。身為外戚卻和手握重兵的邊將交好,就有了擁立太子、試圖謀反的嫌疑。

果然李林甫得知後二人秘會之後,立刻上奏玄宗皇帝,誣陷韋堅和皇甫惟明是預謀發動政變,擁立皇太子李亨登基。唐玄宗下詔審訊韋堅和皇甫惟明,李林甫便指使楊國忠、王鉷、吉溫等人羅織他們的罪名。唐玄宗被李林甫等人迷惑,便貶韋堅為縉雲太守,貶皇甫惟明為播川太守,查抄沒收了他們的家財。

韋堅的弟弟將作少匠韋蘭、鄠縣縣令韋冰、兵部員外郎韋芝、兒子河南府戶曹韋諒等人上書喊冤,這更加觸怒了玄宗的逆鱗,太子李亨驚恐之下,上表和太子妃韋氏斷絕了關係。六月,韋堅再被貶為江夏員外別駕,七月,又被流放嶺南臨封郡。韋堅的弟弟將作少匠韋蘭、鄠縣縣令韋冰、兵部員外郎韋芝、兒子河南府戶曹韋諒等人都被免職並貶往遠地。十月,唐玄宗派監察御史羅希奭追上韋堅並將其殺害,又在黔中殺皇甫惟明,韋堅的弟弟和兒子也無一倖免。

韋堅、皇甫惟明被殺,太子被冷落,朝中反對李林甫的勢力遭到了一次大的打壓。然而李林甫並沒有因此收手,下一個遭到清洗的是玄宗皇帝的養子,四鎮節度使王忠嗣。

突厥汗國是隋初在漠北崛起的遊牧部落聯盟,因隋的分化分裂成DTZ和西突厥,並先後為大唐所滅,但到高宗時,後突厥復國,再次對大唐形成威脅。

天寶年間,突厥內亂,玄宗皇帝派朔方節度使王忠嗣將軍乘亂出兵,先是大敗突厥葉護部落,誅殺烏蘇米施可汗。之後又聯合回紇首領骨力裴羅,連破突厥十一部,攻佔突厥故地,擊殺突厥白眉可汗,將其首級送至長安。後突厥覆滅,而王忠嗣也因功高被授予御史大夫,封為清源縣公。皇甫惟明被殺之後,王忠嗣更是身兼朔方、河東、河西、隴右四節度使,重兵在握,威震朝野。

王忠嗣是李隆基的養子,從小長於宮中,與當朝太子李亨交情深厚。李林甫是因為得到武惠妃提點,才一路平步青雲,所以一直和武惠妃密謀冊立武惠妃的兒子壽王李瑁為太子。而玄宗皇帝更加屬意於忠王李璵,並得到眾大臣和高力士的支援,最終李璵被立為太子,改名李亨。立太子之事,讓李林甫和李亨心存嫌隙,如今王忠嗣的功勞和名望越來越盛,李林甫也越發擔心他入朝拜相,對自己形成威脅。

而此時,玄宗皇帝的新寵安祿山也站到了王忠嗣的對立面。原來安祿山以防禦北方的契丹部為名,修建雄武城,並請王忠嗣協助。王忠嗣到達雄武城之後,一眼看出安祿山造雄武城別有用心,立即向皇帝奏表,控訴安祿山圖謀不軌,玄宗皇帝不信,但安祿山從此與王忠嗣反目成仇。

終於,李林甫再次抓住了機會排除異己。石堡城一役,將軍董延光失利,卻謊稱王忠嗣阻撓軍計,引起玄宗不悅。李林甫抓住機會,指使濟陽別駕魏林誣陷王忠嗣,稱其欲傭兵遵奉太子。玄宗對太子之事一向敏感,前有韋堅和皇甫惟明之鑑,聞聽此事,立刻將王忠嗣召回朝中,削去兵權,令三司審訊。

安祿山此時也落井下石,反咬一口,上表稱王忠嗣之前屢次誣陷自己正是因為自己識破了他的叛逆之心,不僅洗白了自己,還接替了王忠嗣的河東節度使,並被加封為御史大夫。

王忠嗣被貶,李林甫再次除掉了一個讓自己寢食難安的對手,安祿山也趁機在朝中引繩批根、黨同伐異。

吏部侍郎宋遙與安祿山有隙,安祿山便舉報宋遙科舉舞弊,玄宗親自查實,將宋遙貶為武當太守。韋見素於是改任吏部侍郎,雖然與原本的工部侍郎是同為正四品上,但吏部負責選拔任用官員,權力甚大,韋見素也藉機籠絡了更多的朝野人才。

在此過程中,韋見素和另外一個人走的越來越近,那人就是楊國忠。韋見素結識楊國忠的時候,楊國忠還不叫楊國忠,而是叫楊釗。

楊釗是貴妃楊玉環的從兄,年輕時放蕩無行,嗜酒好賭,受到親族的鄙視,三十歲時前往西川從軍。他從事屯田工作,成績優異,被授為新都縣尉。任期滿後,楊國忠更加貧困,只得依附蜀地大豪鮮于仲通,後又擔任扶風縣尉。

天寶四年,楊國忠的從妹楊玉環被冊為貴妃,她的三位姐姐日益受寵。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與宰相李林甫不睦,便讓鮮于仲通前往長安,欲結交楊家,以為援助,鮮于仲通卻向他推薦楊國忠。章仇兼瓊見楊國忠身材高大,便徵辟其為推官,讓他到長安進貢,並饋贈價值百萬的蜀地財貨。

到長安後,楊釗把土特產一一分給楊氏諸姐妹並說這是章仇兼瓊所贈。於是,楊氏姐妹就經常在玄宗面前替楊釗和章仇兼瓊美言,並將楊釗引見給玄宗,玄宗任他為右金吾衛兵曹參軍。從此,楊釗便可以隨供奉官隨便出入禁中。

楊釗入朝之後,韋見素很快就看出了他的潛質,利用自己吏部侍郎的位子,幫助楊釗平步青雲。不久楊釗便擔任了監察御史,很快又遷升為度支員外郎,兼侍御史。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便身兼二十餘職,成為朝廷的重臣。玄宗賜楊釗紫金魚袋,兼太府卿,逐漸形成與李林甫分庭抗禮之勢,這也正是韋見素想要看到的局面。

韋見素又請旨賜婚,將自己的女兒韋晴許配給安祿山的兒子安慶宗,這一下在朝堂和藩鎮兩端,都有了自己的同盟,韋見素在與李林甫的政鬥中逐漸扭轉了劣勢。但是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是,自己翻雲覆雨的運籌帷幄,看似將權力玩弄於股掌之間,卻在給整個大唐的社稷埋下更加血雨腥風的伏筆。

再說少林寺,圓通等三在達摩堂忍氣吞聲,終於得到機會學到了羅漢拳、龍爪手和虎鶴雙形,但始終沒有機會接觸易筋之類的高深武功,不知不覺又是兩年過去了。

凡健是上三院非常吃的開的大師,不僅因為他是主持的親傳弟子、達摩堂首座,也因為他非常的會玩弄權術。對有權有勢的大師或者豪門的弟子阿諛奉承,對於下面的弟子小恩小惠的拉攏,凡是不為他所用的同門一味嘲弄打壓。經過幾年的接觸,三人漸漸發現師傅是個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偽君子。可是就在圓通和圓志開始刻意的保持與師傅的距離的同時,圓空卻和凡健越走越近,有什麼私秘的事情現在凡健都放心的交給圓空去做,儼然已經成為了他的心腹。為此原本親如兄弟的三人也不止一次的產生衝突。

夜裡,圓空又準備偷偷離開禪房,被圓通和圓志拉住。

“圓空,你去哪裡?”

“師傅讓我陪他去辦點事。”

“又是去上次那個山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