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蘇星河“火器研發工作”的不斷進展,火藥開始成規模地引入西北軍中;蕭易把最驍勇健壯的2千重騎兵劃撥出來,作為率先使用火器的“特種部隊”。
除了兩匹戰馬、一杆紅纓槍、左右兩把鑌鐵彎刀以及契丹鎧甲外,每名戰士另外裝備了1支充滿燃料的“突火槍”、5個“鐵火球”(即手榴彈)、2顆“詭火雷”(即地雷),還有1支火摺子。
這些士兵,蕭易稱之為“大遼擲彈兵”。
不但其俸祿是同級士兵的兩倍,普通將士還要給“擲彈兵”讓路行禮,不得逾矩…
既然待遇如此之高,對其練兵的嚴苛程度自是可想而知。
擲彈兵們每日天不亮便要起床訓練,在郊外的跑馬場上,披甲乘馬透過起伏地、超越障礙、馬上劈刺…完成各種專案。
透過週而復始的訓練,加深肌肉記憶,促使他們鍛煉出過人的騎術,從而成為一支橫掃天下的騎兵。
之後又在一處秘密靶場,蘇星河教授擲彈兵們如何操作火器,投擲榴彈;一眾士兵對火器的威力也是大受震撼,學習起來倍加認真刻苦。
這天,西北路招討使司的校場。
結束了上午的辛苦訓練,幾個擲彈兵正圍坐在一起,一邊啃著饅頭,一邊津津有味地聽一個老兵吐沫星子橫飛,說著太上老君的故事。
“…這老子從淨飯王妃肚子裡生出來,自號釋迦牟尼,就此建立了佛教,並開始對天竺人實行教化,這就是所謂的‘老子化胡’。所以釋迦牟尼,不過是老子的一個化身。”
“原來如此…”一個新兵蛋子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這麼說是咱們道教為了教化蠻夷,這才創出了佛教…太上老君果然既有大能,又有大愛!”
“那是!”老兵故作神秘地悄聲道,“你們可能還不知道,太上老君在咱們大遼也有一個化身…”
眾人聞言來了興致,紛紛各種猜測:“是誰?怎地從未聽說過?”
賣了半天關子,見眾人的胃口完全被吊起來,這老兵才得意洋洋地道:“便是咱們西北路招討使蕭易蕭制使!
你們想想,蕭制使的名諱裡的‘易’字,不就是取自道家的《周易》?沒有蕭制使,咱們這些一文不名的土包子,哪有機會接觸道家這些典籍,識三清、積功德?”
眾人無不點頭,深以為然…其中一個軍健也附和道:“照啊!難怪蕭制使能產出那麼厲害的火藥,製造出各種稀奇古怪、威力強大的火器…這不就是太上老君的‘三味真火’麼?”
“是啊,那‘突火槍’能噴出數丈長的火焰,根本澆不滅…這火絕對是從天上來的!”
眾人越說越覺得有理,心中對蕭易的崇敬不免更深了一層。
剛剛授完道學課的蘇星河碰巧路過這裡,幾人的腌臢高談闊論旋即傳入耳中,不禁啞然失笑。
正要呵斥他們亂借典故,罰抄道德經一百遍,但轉念一想:如今軍心可用,何不借勢而為,讓蕭易在軍中的威望更上一層樓?
想到這,蘇星河心中已有了主意,當下闊步而行,前往招討使司,與蕭易商議對策去了…
“成立天道教?”
正在處理公文的蕭易猛地抬起頭,又驚又疑地看著蘇星河。
“正是!”
蘇星河胸有成竹地道:“如今你在軍中聲望無以復加,正是開宗立派的大好時機!
若是名正言順地成立教派,兩萬士兵將敬你如神…今後這支軍隊計程車氣和忠誠,也都可以得到保證了。”
蕭易想了想,方才點頭沉吟道:“我雖也有此意。不過教派這東西,不是說成立就能成立的,總要講究一點契機…”
蘇星河突然靈光一閃,拊掌道:“蕭兄弟,我倒有個主意——咱們如此這般,如此這般。”
蕭易聽罷眼前一亮,忍不住笑道:“虧蘇兄想的出來…好,就照你說的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