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火藥庫存告急…怎地現在才說!”
城外,無數滿載綾羅綢緞的馬車正準備浩蕩入城;城門前幾個主簿正在統計入賬,之後會根據訂貨的商單配發給大大小小的商隊,沿路分銷各國。
而此刻的蕭萬里一改往日的儒雅,正拿著一本薄薄地賬簿,衝甲庫使大發雷霆!
“幹嘛發這麼大火啊?”
蕭易含笑走來,蕭萬里等人趕忙行禮。
“自家兄弟,不必拘禮…到底出了什麼事?”
蕭萬里一臉為難地道:“易哥,咱們火藥的儲量就快見底了…
本來造火藥所需的硝石、硫磺等礦物,咱們都是從南朝和西域兩條渠道進貨。
目前這些東西,已被宋國列為違禁品,自然是無法再供應我們;
而通往西域的商路則被佔據金山的乃蠻部把控,他們太陽汗已然下令:硝石、硫磺哪怕是一兩,亦不得入境。
眼下火藥工坊已經停產,別說繼續研發火器,就連軍隊日常的訓練都無法保證了!”
蕭易聞聽此言,也不禁皺起了眉頭:前有慕容博獻計,相助磨古斯叛亂,背後就是乃蠻部在做推手,如今又掐斷了我的火藥供應。
看來乃蠻的太陽汗是要和我作對到底,其心可誅…不過這一招的確擊中要害,讓人不得不佩服其戰略眼光。
這筆賬,以後再慢慢跟他算。當務之急,是為火藥的原料另闢渠道,保證供應鏈不斷…該去哪找呢?
正冥思苦想之際,忽聽身後有人在大聲鼓譟。
“不要攔我,我要見蕭制使!”
蕭易循聲望去,一個身穿白袍的少年被護衛攔住,正朝著這邊高聲叫喊,似乎要見自己。
眼看他不過十三四歲,可神態自若,說話舉止猶如大人一般,蕭易心中一動,走上前喝退守衛。
“你是誰家的孩子…為什麼要見我?”蕭易奇怪地道。
那少年雙手一合,做出如火焰狀的手勢:“蕭制使有禮,在下乃是明教漠北分壇的弟子。聽聞您下令不許我等在貴地傳教,還望收回成命!”
原來是明教的教徒…我為了壯大天道教,讓無數牧民改宗皈依,已經動了明教的基本盤,也難怪他會如此著急。
想到這裡,蕭易溫聲對那少年道:“你們來這兒要是做生意,我很歡迎;但要是傳教,不行。
我蕭易秉承天道,以宗教治軍,以信仰治民,正所謂‘臥榻之旁,又豈容他人酣睡’?怎麼會讓你們在這裡宣揚其他神祇…
況且克烈八部民風質樸,而各教的教義又五花八門,龐雜難辨,我怕他們盲目信教,反而會誤入歧途。”
“制使所言差矣。治國之道,在德而不在險。倘使你治理下的克烈國泰民安,又何須藉助宗教…”
那少年侃侃而談,別看他年紀小,但是巧舌如簧,辯才無礙,言語之中暗藏機鋒,頗為蠱惑人心;蕭易在旁瞧得有趣,也不打斷,只是安靜地聽著他滔滔不絕…
直到少年說得口乾舌燥,蕭易方才笑道:“傳教是不可能傳教的。但我看你也是個人才,不如留在我克烈部。我封你做個天道使,總好過在外面辛苦傳教…你看如何?”
少年臉上寫滿了失望,最終倔強地搖了搖頭:“我既然已加入明教,就不會改弦更張,另頭別門。既然蕭制使心意已決,那在下也就告辭了!”
見他果決堅毅,蕭易未免有些於心不忍:“你小小年紀,離開了草原,可有能投奔的親人?”
少年苦笑一聲:“如今明教總壇爭霸西域武林,天天打打殺殺,並不太平。我既然傳教失敗,也不打算上光明頂了…乾脆先回江南老家的睦州。不管務農還是經商,總餓不死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