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曉時分,高昌王都十里外的柴家莊。
“四法王”之一的覆海龍王帶領七八個麾下部眾,急匆匆地趕到莊內。
柴莊主連忙出迎,擺了個“火焰”的手勢行禮後,方才稟道:“龍王,最遲今晚,所有戰旗、白袍便可趕製完工!”
覆海龍王眼前一亮,滿意地捋須道:“做得好!高昌周邊的各壇香主也已經聯絡好信徒人馬,將武器軍備分發下去。
只等蕭副教主振臂一呼,咱們就可以立刻聚眾起兵,攻城掠地…走,先去看看成品。”
眾人來到院中。龍王不見戰旗戰袍,正要開口相詢,忽然花叢、草垛之中鑽出數十名鐵甲衛士,將幾人團團圍住。
“柴莊主,你…這是何意?”龍王又驚又怒地喝問道。
早已躲到衛士們身後的柴莊主當即冷笑一聲:“你當我是那些沒腦子的信徒麼?柴某人有家有業,怎麼會跟你去造反,幹這種掉腦袋的大事?”
領頭的軍官一揮手,衛士們二話不說,拔刀揮向龍王等人,與其戰到一處。
覆海龍王大喝一聲,神力抓住兩個軍士的腦袋摜在一起,頓時腦漿崩裂…圍上來計程車兵沒有一人是他一合之敵,挨上去便是骨斷筋折。
眼看覆海龍王便要脫困,突然一股無形真氣如刀鋒般襲來,他防備不及,被真氣貫穿肩頭,不由得猛退數步,一時鮮血如注,內息紊亂。
他驚恐望去,只見一個少年番僧閒庭若步地緩緩走來,負手而立,冷冷道:“把這個反賊拿下。”
由於叛徒告發,覆海龍王及各壇香主等近百人打入死牢,數千名明教徒遭到抓捕…明教在高昌這一鎮的勢力被連根拔起。
訊息傳回光明頂,蕭易心知時不我待,哪怕明教在各地的義軍組織還沒完全成熟,現在也已等不及了…必須立即起兵,反抗高昌!
蕭易旋即吩咐方臘及光明左右使者傳令三法王及西域各壇,即時起兵,刻不容緩;他自己則離開光明頂,橫跨西域,由金山返回漠北,準備天道軍的西征。
很快在天山南麓,一篇“明教義軍討回鶻偽王檄文”橫空出世,經靈鷲宮的九天九部傳遍高昌、伊州、焉耆、龜茲西域諸城。
文中言道:“回鶻高昌戕害明教信徒,人神共憤;幸有大遼西院大王、明教副教主蕭易,恩威著於西域,福澤加於萬民,興義兵、討偽王,拯救蒼生,澄清宇內!”
除了被彈壓的高昌這一鎮兵馬,其餘三萬明教信徒,高舉“聖火”戰旗,揭竿而起!
他們各個身披白袍,配備五行旗打造的武器,當地人稱“白袍軍”…在西面龜茲、東面伊州、中央焉耆三鎮,同時爆發了規模宏大的起義。
天山南麓民眾苦高昌王久矣,受其檄文影響,不免人心浮動,暗流洶湧…
高昌王自是大怒,大罵蕭易狼子野心,同時任命阿撒連羅為討逆大將軍,統領六萬回鶻騎兵,討伐義軍。
正當整個高昌陷入一片內亂之際,五萬天道軍殺氣騰騰地自金山一路南下!
其時蕭遠山和河西豪族家主,張一龍之女張菁的感情火速升溫,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張一龍對蕭遠山這個“準女婿”非常滿意,自無不允之理。雙方已開始下聘納徵,籌備操辦婚事。
因而此次出征蕭遠山並未參與,而是留下鎮守漠北。蕭易以蕭別裡剌、蕭萬里為左右先鋒,以蘇星河、段延慶為謀士,親率這支勁旅殺入天山以北一馬平川的盆地,大舉進攻高昌回鶻的領土…
——————
夕陽殘照,天山北麓的重鎮彰八里,孤立於漫漫戈壁之中。
城外風捲狂沙,煙塵鋪天蓋地。
天道軍南下後的首個攻城目標,便是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彰八里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