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來的路上簡短聊了一通之後,周正建議安德羅將首要打擊目標,定在這處現如今在博納特控制下的小鎮火車站上。
原因當然也很簡單。
暫且不說從美國留學回來的軍事本領學了有多少,博納特這傢伙倒是把搞宣傳輿論的手段學了個精通。
仗還沒真正開始打,這傢伙就開始利用手裡掌握的各種媒體輿論資源,給自己瘋狂造勢、大肆鼓吹。
大有大軍一到,叛匪立刻拱手而降的架勢,一時間算是將其個人聲望和形象拉昇到了新高度,同時在宣傳高地上將沒有發聲渠道的安德羅牢牢踩在了腳下。
對於此等情況,周正給出的建議是無需理會,不掌握髮聲渠道和宣傳高地的情況下你就算跟人家打嘴仗也沒用。
浪費精力浪費時間,以己之短攻敵之長主動讓人家牽著鼻子走,屬實沒這個必要。
但博納特這種開戰之前先造勢咧咧的手段也並不高明,一個無法忽視的問題便是其現階段的兵力調動仍未完成,暫且還沒有立刻開戰的軍事基礎。
現代戰爭的大規模兵力調動,不是過去舊式軍隊的那種步兵師,純純靠兩條腿計程車兵扛著支步槍、隨便帶點能人力運輸的步兵重武器就能完成的。
無論是補給輜重亦或是彈藥耗材,現代軍隊的作戰物資需求量都數十倍於舊式軍隊。
這道理無論走到哪兒都通用,哪怕是軍隊形象向來以“拖鞋加AK”著稱的非洲也是一樣。
這一仗是博納特主動發起進攻,且其麾下的部隊性質和安德羅這邊一樣,都是前政府軍的正規部隊出身,並非靠幾條破槍打天下而是同樣依賴於體系化與諸兵種配合作戰,只不過這個作戰體系相對而言比不得軍事大國、簡易且落後而已。
但其需求的作戰物資和重型裝備、人員排程同樣不是個小數,單純只靠越野運輸肯定不行,機械化程度不夠沒這麼多的重型越野運輸車輛。
空運也不現實,車都不夠用還指望有這麼多飛機?這裡是非洲不是駐歐美軍。
那麼剩下可行的選項就只剩下兩個——公路以及鐵路運輸。
走鋪裝公路運輸,可以使用不具備長途越野過載能力的民用車輛來客串,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作戰物資與裝備、兵員排程的輸送壓力。
但這仍然不夠。
某些太過重型化的作戰裝備走公路運輸仍不現實,比如說40噸起步的主戰坦克以及重型牽引式榴彈炮。
這兩種東西都不是一般小型民用車輛能運輸得了的,周正並不認為博納特能找到足夠多的重型車輛,來運輸能滿足作戰需求數量的重型裝備抵達前線。
但裝甲兵與炮兵卻恰恰是大規模陸上戰爭,尤其是進攻方的核心力量,二者缺一不可,沒這兩種玩意兒想打陸戰基本和送人頭沒什麼區別。
公路運輸能緩解壓力但無法徹底解決問題,重型裝備又不可或缺必須得運。
所以唯一的答案就很簡單了——鐵路運輸,除此之外博納特也沒得選,他只有走這條路。
“情況基本就是這樣,以上是我個人的分析見解。”
在安德羅的作戰會議室裡,周正正對著面前大螢幕上的衛星地圖侃侃而談,向著一旁的安德羅進行解說。
“這座距離你的勢力範圍控制區最近的小鎮火車站,必然會是博納特發起進攻的重要物資集散地,和兵力、裝備的轉運樞紐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