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看吧,你們對此有何看法”
“陛下,匈奴等人擾我大秦,理應派大軍北擊來敵,讓其知道我大秦煌煌之威不可犯”
李斯進言,說了句冠冕堂皇的話。
身為丞相,他可是對始皇帝心思摸的很清,這位皇帝可不是善茬,對於異族,從來就從來不會忍讓的。
“臣也贊同丞相之言,應該派軍抵抗,但長城附近目前只有三十萬大軍,而敵人人數眾多,此戰還需從長計議”
各位皇子與其他幾名大臣也紛紛發表看法,總結起來就是,敵人勢大,來勢洶洶,不宜直接硬扛,要依託長城打一場防守反擊。
“蒙恬,你剛剛已經給大家講了最新的情報,又在邊關駐守多年,與匈奴交手數次,如何看待此事”
“回陛下,匈奴等人來犯,臣認為,應當依託長城之險據守。”
蒙恬向嬴政行了一禮,繼續道:“一來,我大秦將士雖勇,但敵人勢眾,不宜直接對戰;二來,匈奴、東胡等人以騎兵為主,我大秦將士邊關三十萬人卻是以步兵居多,主動出擊不佔優勢,且可能因為機動性問題,被敵人所困;三來,匈奴等人眾多,五十餘萬人每日糧草消耗不計其數,定不能久留,我等可依託長城據守,等待時機出擊,擊潰來敵”
蒙恬所說,有攻有守,不失為如今的絕佳之策。
畢竟,就戰術上來看,這確實沒什麼問題,北方遊牧民族擅長騎戰,而蒙恬手下三十萬大軍又以步兵為主,對上這些遊牧民族確實處於劣勢。
最佳的策略就是依託長城之險防守,待敵人糧草耗盡,不得不撤退之後,再尋戰機。
但始皇帝可不是個吃癟的主,在他意識裡,他之前沒有主動找這些遊牧民族麻煩就算了,現在這些人竟然敢惹大秦,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他也知道,敵人勢大,依託長城反擊確實是目前最佳的手段了。
看著面前眾人,他沉吟良久,發現林洛自始至終並沒有講話。
“林洛,你可有什麼看法?”
雖然這樣詢問,但他並沒有指望從林洛口中得到多麼高大上的回答。
“匈奴等人來犯,若是僅僅防守,不足以顯示我大秦之威,兒臣認為,應當主動出擊,擊潰來犯之敵”
“哦?”
嬴政皺了皺眉頭,聽林洛所說,就像是個不懂軍事的稚嫩之人。
面對那麼多遊牧民族軍隊,主動出擊可謂是下下之策。
一旁的蒙恬皺了皺眉頭,他與林洛不熟,但也深知林洛的早慧之名,而且,不久前林洛帶軍平定反秦勢力,也可以看出來是匈有韜略的,可現在來看,還是有些年輕氣盛,沉不住氣啊。
其他眾人也都面露詫異看著林洛,心思各異。他們不明白,一向聰慧的林洛怎麼忽然間冒出這麼衝動的話?
趙高、李斯、胡亥之流等著看笑話,扶蘇及一些與林洛交好的皇子、大臣則有些心急,用眼神暗示林洛。
只不過,林洛權當沒看見,向始皇帝拱了拱手。
“兒臣之所以認為要主動出擊,是有三個緣由”
“匈奴、東胡等人雖然組成聯軍,但他們宿仇已久,定然人心不齊,雖號稱五十餘萬大軍,但真實戰力要打個大大的問號,此其一”
“其二,如今天氣回暖,草原逐漸如春,水草茂、盛,以長城據之,不見得匈奴等人短時間糧草能耗盡。若如此,必然是長時間的攻守之戰,邊關不寧,百姓不安,徒耗國力”
“其三,我大秦自一統天下以來,國力日盛,威震四方,將士用命,百姓齊心,更有父皇雄才偉略,大秦上下一心,必然可以戰勝來敵”
“況且,剛剛蒙將軍也說了,不僅匈奴、東胡、月氏等人聯合起來,他們還在威逼利誘羌戎、烏孫、樓蘭等國及其他遊牧部落,若是不能短時間將其擊潰,必然讓其聯合起來更大的勢力,到時候形勢會更加艱難”
眾人不語,嬴政也在沉思。
林洛說的也對,但若是直接出擊,勝算並不大。
始皇帝雖然雄心壯志,想要一舉擊潰匈奴等人,但他也在猶豫,畢竟,來敵勢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