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回歸了唐天設立的秩序後,各地百姓迎來了新生活。
按照商部的規定,泉州謝家採購甘蔗的時候,做了明確的價錢規定,給了百姓一個保底的價錢,低於這個價錢的,當地的東廠人員會報回朝廷,作出嚴厲的制裁。
嶺南的百姓原本不善於農耕,很多人常年以捕獵為生,窮苦異常,現在聽說甘蔗賣了能賺錢,許多地方的百姓開始瘋狂地砍伐周圍的甘蔗,還有很多人已經有了開荒意識,在荒地上大規模種植甘蔗。
透過賣甘蔗,嶺南的百姓今年大賺一筆,一些地方的百姓在砍完了甘蔗之後,還被招募去搬運、運送甘蔗。對於這種行為,商部也做了明碼標價,每人每天的工錢,都有明確的規定。
不過,僅僅一個蔗糖,暫時還不能讓整個大唐的百姓富足起來。
胡椒在被大量購入後,段氏很快把這些珍貴的調料運到了王府。
為了儲備胡椒,唐天特意在王府裡面興建了十間大倉。
胡椒到達後,這些東西並沒有交給商部售賣,而是在王府裡面公開拍賣!
“聖王,怎麼還玩了這麼一出?”對於唐天的這個安排,許多人驚呆了,連商部裡善於經商的各位官員,也都對此瞠目結舌!
聖王府傳出來訊息,這次拍賣會限制競拍者,想來參加的,至少要無償繳納百兩白銀。
百兩銀子,對於很多人來說不是個大數目,甚至辦一場宴會就得這個數。
於是很多人由此意識到,這次拍賣,不只是針對大商人,大世家,還面向個人。
果然,拍賣的時候,雖然拍賣品只有胡椒,但是每次放出的數量卻不一樣。
起初是一兩,後面的是一斤,再往後是一斗,最後是一斛。
一兩的胡椒,顯然是面向個人或者世家的,這麼少的數量,是不能用來售賣的,對這麼點的調料感興趣的,必定是要自己用。
於是最後這一兩一兩的胡椒,被以超出本身價值的百倍千倍買走,而那些商人在超過市價之後,已經失去了繼續參與競拍的興趣。
接下來的一斗、一斛,這才是大小商人們有興趣的數量。
這麼多的胡椒,尋常人是買不起的,而且買了也是用不掉的,放置時間長還會變了味,所以只有商人才會競拍這種分量的。
在場參與競拍的,幾乎都是商部大佬,這些人都是當世超級富翁,高價購入大量胡椒之後,並不擔心如何出手。
“下面進行最後一次拍賣,十斛胡椒!底價,兩百萬兩白銀!”
十斛兩百萬兩白銀,看起來這玩意真的太貴了,但是實際上大唐沒有胡椒,卻偏偏愛吃燒烤,而胡椒又是燒烤絕佳的調料,所以,胡椒的售價經常堪比黃金!
而現在,除了黑市上極少量從西域夾帶進來的胡椒,正常渠道進入大唐的胡椒,都被聖王唐天給壟斷了!所以現在胡椒的售價,比黃金還要貴上許多。
現在吃胡椒,那可不再是簡單的一種調理,而是上流貴族專屬的東西,用來彰顯自身實力、地位的東西!
就像這個時代歐洲貴族喜歡穿絲綢彰顯身份一樣。
實際上,十斛胡椒,真正價值足有千萬兩白銀!
誰能吃得下這批貨,誰就能大賺數百萬兩白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